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卫生网校 > 专科医师培训 > 正文

骨科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2017-06-13 10:56 医学教育网
|

很多人对专科医师培训非常感兴趣,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分享骨科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骨科是研究运动系统疾患的学科。骨科专科医师是指在完成医学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之上,已完成骨科相关科室轮转(获得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接受并通过骨科专科医师培训,能够对骨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对骨科少见或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急症和危重病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初步的认识和经验,具备比较熟练的骨科手术操作技能,能指导医学本科生以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具备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所需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骨科专科医师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骨科专科医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骨科专科医师队伍,促进我国骨科临床诊治的整体水平,向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骨科医疗服务。

骨科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3年。

一、培养目标

通过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使受训者达到骨科专科医师水平,即具有独立从事骨科学医疗活动的能力、对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具备初步的经验,初步掌握骨科手术操作技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能够独立完成常见骨科手术,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骨科手术。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骨科各亚专业轮转学习。

第一年:初步了解骨科学及常见的骨科疾病,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打好基础。主要是参加病房工作,但应有一定的时间(如每周1~2天)跟随高年医师参加骨科普通门诊的工作。工作1年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骨科急诊值班。

第2~3年:全面系统掌握骨科学知识和技能。每年参加病房工作至少6个月。在门诊工作期间,每周参加骨科普通门诊3~5天。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第1年 受训者在骨科下列各单位轮转:石膏房1月、骨科门诊2月、脊柱、骨病、创伤专业各3月。

学习目的

掌握: 骨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骨科创伤(以骨折和脱位为主)的常用治疗方法及手术操作技术;开放性伤口清创闭合的原则;石膏、止血带、关节腔穿刺技术和骨牵引固定技术等骨科常用治疗技术的具体操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原则;骨科常用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检查方法。

熟悉: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骨关节肿瘤的骨科检查法;与骨科有关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方法。

了解: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处理原则,手外伤清创、皮肤缺损的修复、肌腱吻合以及骨科内固定的基本技术。 书写:骨科住院志20份,其中大病历不少于5份。

(二)第2~3年 训者在骨科下列各亚专业轮转:脊柱、骨病、创伤专业,时间各为7个月,骨科门诊3个月。

学习目的

掌握:

运动系统的解剖、组织胚胎和生理生化知识;掌握骨科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和副作用;掌握骨科基本检查法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独立处理软组织损伤、手外伤(包括清创术、取皮术、游离植皮术、皮瓣技术、小血管吻合技术);独立处理骨折与脱位(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架复位固定术);掌握骨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的(如脊柱及关节的退行性变、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骨关节畸形等)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保守和手术治疗的原则及疾病的预防;掌握骨科常规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

熟悉:

骨科常见手术的手术入路、技术操作、并发症处理;骨科生物力学、材料学。

了解:

骨科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以上为骨科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感谢阅读!想要关注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ҳ

ҽѧ

ҽѧ ɹҽѧ
24Сʱͷߣ4006501888/010-82311666
ֻ
ֻά

ֻվά

΢
΢Ŷά

΢Ŷά

App
ҽѧAppά

Appά

վ
报考指南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老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题库软件

题库软件:热卖中

题库设计紧扣考试大纲、考试教材、考试科目。符合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