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消化性溃疡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类型:
胃溃疡(gastric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病因和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主要病因。
Hp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黏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同时,Hp感染可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胃酸分泌增加,两方面的协同作用造成了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和溃疡形成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NSAID)、抗肿瘤药、糖皮质激素等
NSAID抑制COX-1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黏膜的保护作用。
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是DU发病的重要因素。胃酸分泌增多是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特别是DU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精神和神经因素
紧张、忧伤、焦虑、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影响胃酸分泌、胃肠运动、黏膜血流调控引起溃疡
其他因素
DU有家族史: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
现“遗传因素”受到挑战,“家族史”可能为Hp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O”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40%。
吸烟、嗜酒、浓茶
饮食因素:辛辣、暴饮暴食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胃镜检查和黏膜活检:是诊断消化性溃疡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内镜下溃疡分期
活动期: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基底部覆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瘢痕期: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
X线钡餐
直接征象:龛影有确诊意义
溃疡的周围尚可见到黏膜放射状皱缩及因组织炎症水肿而形成的环行透亮区(环堤)
间接征象:
局部压痛
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
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及变形
Hp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最常用的Hp感染的检测方法
细菌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属非侵入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提示溃疡活动。
粪便隐血持续阳性者,应排除癌变的可能
中医助理医师消化系统常考疾病“慢性胃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以上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 · 变动较大!2025年中医助理医师笔试官方教材变动情况说明
- · 2023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内科学》冲刺必背精选考点/考题
- · 内科学“常见急危重症-休克、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精选知识点
-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精选知识点
- · 重点星标!2023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学】科目重难点梳理
- · 2022年全国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二模】大赛A2型题86-90题
- ·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022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必背考点速记
- · 胃癌、急性胰腺炎:2022年《内科学》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消化系统疾病知识点
-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类风湿关节的常见皮肤表现、消化性溃疡烦的临床症状
- ·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内科学》实战模考(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