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备考开始了,“【腹部叩诊的操作要点】中医医师执业资格技能考试”的内容是精华考点,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报告检查结果:移动性浊音阳性或阴性
2.液波震颤
液波震颤: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贴于腹壁的手掌随叩击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为防止震动波沿腹壁传导出现假阳性,可嘱助手(或被检者)用手掌尺侧缘轻压在脐部再行检查。液波震颤见于大量腹水,腹水量常在3000——4000ml以上的患者。
3.振水音
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医生以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震动上腹部,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为振水音。也可用听诊器进行听诊。正常人见于餐后或饮多量液体时。如果清晨空腹或者餐后6——8小时仍有此音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4.全腹部叩诊
腹部叩诊前,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叩诊时先从左下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性全腹叩诊,最后于脐正中线结束。
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腹部叩诊音为鼓音,只有肝、脾、两侧腹部近腰肌处,以及增大的子宫和膀胱叩诊为浊音。
5.肝脏上界叩诊及肝上下界的测量
(注意:此处考试中应为肝脏上界的叩诊及肝下界的触诊)
叩诊前,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肝上界叩诊时,沿右锁骨中线由上向下,逐一肋间进行叩诊,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正常情况下位于第5肋间(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界);
肝下界触诊时:沿右锁骨中线,由下向上触诊,正常情况下位于右肋弓下缘。
应用直尺测量上界与下界的距离,正常情况下肝上界至肝下界的垂直距离为9——11cm。在右腋中线上肝上界在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在右肩胛线上,肝上界为第10肋间,下界不易叩出。瘦长型者肝上下界均可低一个肋间,矮胖型者则可高一个肋间。
以上操作结束后,均需有结束语,向考官汇报结果。
以上内容“【腹部叩诊的操作要点】中医医师执业资格技能考试”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
- · 2024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公布【附下载】
- · 25天通过计划!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每日复习计划梳理
- · 【57条汇总】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体格检查”易错点及扣分点
- · 【附下载】2023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公布!
- ·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完整版)
- · 2021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二模第二单元(136-150)
- ·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体格检查【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肠鸣音】
- · 周围血管征和血管杂音—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体格检查考点
- ·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三站体格检查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20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