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北京正保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版本:8.7.10

安卓版本:8.7.10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_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实时推送
Yishimed66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_微信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免费直播,订阅提醒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考试指导老师
考试指导老师
备考规划,专属指导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
正保医学教育网_官方抖音号
官方抖音号
分享更多医考日常
抖音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助理医师 > 实践技能 > 辅导精华
技能全能包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拔罐分类

2019-12-05 18:18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字体:

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拔罐分类”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拔罐分类

拔罐时,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常用的拔罐法有以下几种。

1.留罐法  又称坐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予施术部位,留罐的时间视拔罐后皮肤的反应与患者的体质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  亦称推罐法或拉罐法。拔罐时先在施术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  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部位,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  又称刺络拔罐法。将施术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再将火罐吸附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出血量视病情而定,少则几滴,多则3——5ml。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热证、实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痰疮、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  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后出针,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上述拔罐操作时,应根据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罐,注意避免烧伤患者皮肤,留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一般避免出现水泡。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现象的部位,以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拔罐。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上文内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拔罐分类”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

题库小程序

  • 距2025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还有16
医师资格公众号
关注考试动态
发布考情动态
考试复习指导
免费1V1咨询考试条件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 辅导课程
2025年备考方案,供你选!
精品题库
  • 密题库
  • 题库小程序
  • 医考爱打卡
中医助理医师密题库
上千道典型习题
仿真密卷 3
仿真历年考点题
专业题目解析
原价:¥199
复购¥159.2
查看详情
医学题库小程序
正保医学题库

· 每日一练 巩固提升

· 仿真试卷 实战演练

· 组队刷题 互相激励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医考爱打卡
医考爱打卡

· 每天一个知识点

· 配套精选练习题

· 随时记录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学习社区
  • 备考交流
  • 微信
  • 视频号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共同进步!
寻找学习搭子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