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网校老师 02月21日 16:00-18:00
详情
张钰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详情
在中医针灸治疗急性胃痛时,常用的针刺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平补平泻法:这是最基础的手法之一,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胃痛。操作时采用中等刺激强度,进针后均匀地提插和捻转,以达到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目的。
2. 泻法:对于实证或热证引起的急性胃痛,可以使用泻法来减轻症状。具体方法是在选定的穴位上进行较强的刺激,如快速连续的提插动作或者重压轻提的方式,旨在迅速排出邪气。
3. 补法:若患者体质虚弱、疼痛因虚寒所致,则可选用补法。此时应采取温和的手法,在穴位处缓缓进针,并以轻微的捻转或不旋转为主,有助于温阳散寒、补益正气。
4. 针刺深度与方向的选择: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还会调整针刺的具体位置和角度。例如,在治疗胃部不适时,可以选择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中脘(腹部正中线)等穴位,并依据个人情况适当调节进针的深浅。
5. 留针时间:完成上述操作后,通常需要将针留在皮肤下一定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以便更好地发挥疗效。期间可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疼痛变化,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艾灸、拔罐等,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已经陆续公布(点击查看>>),各位考生要提前开始备考复习!开年福利,医学教育网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30天体验版,3人拼团0.1元解锁!活动时间&名额有限,速来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