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儿科学基础涉及的考点,为方便大家复习,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小儿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有关资料如下:
小儿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自虎口向指端:1风关,2气关,3命关。
小儿正常指纹: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
辨证纲领: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当指纹与病证不符时,当“舍纹从证”
浮 | 指纹浮现,显露于外 | 病邪在表 | |
沉 | 指纹沉伏,深而不显 | 病邪在里 | |
红 | 纹色鲜红浮露 | 外感风邪 | |
纹色紫红 | 邪热郁滞 | ||
纹色淡红 | 内有虚寒 | ||
紫 | 纹色青紫 | 瘀热内结 | |
纹色深紫 | 瘀滞络闭,病情较重 | ||
淡 | 指纹色淡,推之流畅 | 气血亏虚 | |
滞 | 指纹色紫,推之滞涩,复盈缓慢 | 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 | |
三关 | 纹在风关 | 病邪初入,病情轻浅 | |
纹达气关 | 病邪入里,病情较重 | ||
纹进命关 | 病邪深入,病情加重 | ||
指纹达指尖,透关射甲 | 病情危重,也可正常 |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小儿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干货、复习资料及技巧经验,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栏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