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儿科学:急惊风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想知道,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表热、里热 神昏、抽搐为一过性,热退后抽搐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搐,昏迷,为里热。
2.辨痰热、痰火、痰浊 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清窍;妄言谵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心神。
3.辨外风、内风 外风邪在肌表,清透宣解即愈,如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风三证俱全,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4.辨外感惊风,区别时令、季节与原发疾病 六淫致病,春季以春温为主,兼夹火热,症见高热、抽风、神昏、呕吐、发斑;夏季以暑热为主,暑必夹湿,暑喜归心,其症以高热、神昏为主,兼见抽风,常热、痰、风三证俱全。若夏季高热、抽风、昏迷,伴下痢脓血,则为湿热疫毒,内陷厥阴。
5.辨轻重 一般说来,抽风发作次数较少(仅1次),持续时间较短(5分钟以内),发作后无神志障碍者,为轻症;若发作次数较多(2次以上),或抽搐时间较长,发作后神志不清者,为重症。尤其是高热持续不退,并有抽风反复发作时,应积极查明原发病,尽快早期治疗,控制发作,否则可危及生命。
(二)治疗原则
急惊风的主证是热、痰、惊、风,治疗应以清热、豁痰、镇惊、息风为基本原则。
(三)分证论治
1.风热动风证
证候:起病急骤,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惊风,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息风定惊。
代表方剂:银翘散。
2.气营两燔证
证候:多见于盛夏之季,起病较急,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抽搐,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情严重者高热不退,反复抽搐,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气凉营,息风开窍。
代表方剂:清瘟败毒饮。
3.邪陷心肝证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不退,烦躁口渴,谵语,神志昏迷,反复抽搐,两目上视,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息风。
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
4.湿热疫毒证
证候:持续高热,频繁抽风,神志昏迷,谵语,腹痛呕吐,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息风。
代表方剂: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5.惊恐惊风证
证候:暴受惊恐后惊惕不安,身体战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甚至惊厥、抽风,神志不清,大便色青,脉律不整,指纹紫滞。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息风。
代表方剂:琥珀抱龙丸。
相关推荐:
上文关于“中医医术专长考核中医儿科学考点:急惊风的辨证论治”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信息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