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北京正保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版本:8.7.0

安卓版本:8.7.0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_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实时推送
Yishimed66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_微信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免费直播,订阅提醒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考试指导老师
考试指导老师
备考规划,专属指导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
正保医学教育网_官方抖音号
官方抖音号
分享更多医考日常
抖音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技能全能包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科目《中医经典》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2020-08-06 20:48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字体: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科目《中医经典》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要点一

【原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原文阐释】

本条论述了中风的病因、病机、脉症及分类。

根据邪气停留部位不同,将中风分为四类:中络、中经、中腑、中脏。邪中于络脉,部位表浅,病情轻浅,而见肌肤麻木不仁;邪中于经脉,肢体经脉气血阻滞,而见肢体沉重不易举动;邪中于腑,邪蒙清窍,而见昏不识人;邪中于脏,蒙蔽心窍,而见言语不利、口角流涎。

【经义索隐】

中风之病,首先是辨清病位,尤以意识的清醒与否来区别中经络与中脏腑,病位的深浅与病情轻重、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对临床的辨证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因临床上往往难以区分中脏与中腑,常以闭证与脱证来辨治。《金匮》首提出中风病名,认为其病因病机是“内虚邪中”,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展,总结中风的病因病机离不开“风、火、痰、虚、瘀”五端。

要点二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阐释】

本条论述了风湿历节的证治。风湿历节是由于肝肾不足,风湿内侵,浸淫关节筋骨而出现周身肢体关节肿胀疼痛的疾病。

【经义索隐】

本证的辨证要点在于关节的肿大变形、身体消瘦。方中麻黄、桂枝、白术合用,取其微汗通阳之功,是治疗风湿的主要方法,可参照上文中的“麻黄加术汤”。白术、附子合用,对风湿病所致肌肉、关节疼痛有较好的疗效。本病一般病程日久,本虚标实,证候复杂,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或扶正祛邪同用,或寒温药物并投。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医执业医师证新增中医经典考点

中医执业医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以上关于“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科目《中医经典》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新闻政策、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题库小程序

  • 距2025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还有?
医师资格公众号
关注考试动态
发布考情动态
考试复习指导
免费1V1咨询考试条件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 辅导课程
2024中医医师入学摸底测试解析

张钰琪老师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医考报名后如何安排复习时间

张钰琪老师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5年备考方案,供你选!
精品题库
  • 密题库
  • 题库小程序
  • 医考爱打卡
中医执业医师密题库
上千道典型习题
仿真密卷 3
仿真历年考点题
专业题目解析
原价:¥199
复购¥159.2
查看详情
医学题库小程序
正保医学题库

· 每日一练 巩固提升

· 仿真试卷 实战演练

· 组队刷题 互相激励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医考爱打卡
医考爱打卡

· 每天一个知识点

· 配套精选练习题

· 随时记录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学习社区
  • 备考交流
  • 微信
  • 视频号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共同进步!
寻找学习搭子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