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中医执业医师必考【针灸学】180个穴位的定位主治【原创】

2020-05-05 16:08 医学教育网
|

中医执业医师必考【针灸学】180个穴位的定位主治”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手太阴肺经

1.中府 肺募穴 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

咳嗽、胸痛、肺胀满、胸中烦闷、气喘等胸肺病-----属肺经,所以治肺病

②肩臂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尺泽 合穴

【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

等肺系病证---属肺经,自然治肺病

②肘臂挛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小儿惊风、急性腹痛、吐泻等急症(特殊功能特殊记忆)

------位置类似之委中穴亦治急性吐泻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3.孔最 郄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尺泽距太渊12寸)

【孔最穴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鼻衄、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属肺经,自然治肺病)

②肘臂挛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就近原则)

痔疮出血(孔,联系肛门)----孔最为阴经之郄穴,主血证,又肺与大肠表里,故治痔血

【操作】直刺0.5~1.0寸。

4.列缺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四总穴

【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列缺穴主治】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2外感头痛、项强、齿痛、口喎等头面五官疾患;

3手腕痛。

【操作】向肘部斜刺0.5~0.8寸。

5.太渊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即脉诊之寸口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喉痹等肺系疾患

----------属肺经,自然治肺病

②无脉症(八会之脉会,故治疗无脉症)

③胸痛、缺盆中痛、腕臂痛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6.鱼际 荥穴

【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鱼际穴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失音、喉痹、咽干等肺系病证

②外感发热、掌中热

③小儿疳积(特殊治疗作用---联系四缝)

【操作】直刺0.5~0.8寸

7.少商 井穴

【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主治】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

2中暑、发热

3昏迷,癫狂

4指肿,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

手阳明大肠经

1.商阳 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主治】

①热病、昏迷

耳聋、青盲、咽喉肿痛、颐颔肿,齿痛等五官病证

③手指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2.合谷 原穴 ,四总穴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合谷穴主治】

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牙关紧闭、口喎、鼻衄、耳聋、痄腮等头面五官病证;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③热病;

④无汗或多汗;

⑤经闭、滞产、月经不调痛经、胎衣不下、恶露不止、乳少等妇科病证;⑥上肢疼痛、不遂;

⑦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肤科病证;

⑧小儿惊风,痉证; ⑨腹痛、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

⑩牙拔出术甲状腺手木等面口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操作】直刺0.5-1.0寸。孕妇不宜针。

3.阳溪 经穴

【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简便取穴:拇指上翘,所形成的凹陷)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②手腕痛、手指拘急。

【操作】直刺0.5~0.8寸

4.偏历 络穴

【定位】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处。

【偏历穴主治】

耳聋、鼻衄、咽喉肿痛、目赤等五官疾患(经络所行)

②手臂酸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腹部胀满(可理解为大肠阻滞,大肠经之穴治之)

④水肿、小便不利(特殊功能,特殊记忆---偏历-利水)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

5.手三里

【定位】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足三里在犊鼻下三寸)

【主治】

①手臂痛麻、肘挛不伸、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腹胀,腹泻等肠腑病证(大肠功能异常)

③齿痛,颊肿(大肠经循行,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8~1.2寸。

6.曲池 合穴

【定位】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曲池穴主治】

①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②热病(曲池大椎是泻热必选穴)

③手臂肿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就近)

④瘾疹、湿疹、瘰疬、丹毒、风疹等皮外科疾患(肺主皮毛)

腹痛、吐泻等肠胃病

头痛、眩晕(曲池穴是高血压首选穴)

⑦癫狂(曲池是十三鬼穴之一,故治癫狂)

【操作】直刺1.0~1.5寸。

7.肩髃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肩髃穴主治】

①肩痛不举、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腧穴所在)

②瘾疹(联系肺主皮毛)

③瘰疬(循行)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8.扶突

【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

【扶突穴主治】

①咽喉肿痛、暴喑、吞咽困难等咽喉部病证

咳嗽,气喘

③瘿气,瘰疬

④颈部手术针麻用穴

注:此穴离咽喉,气管较近---体现①、②两个功能;

另它在颈部---体现③、④两个功能

【操作】直刺0.5~0.8寸。避开颈动脉,不可深刺。一般不使用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

9.迎香

【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

①鼻塞、鼽衄等鼻病(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口喎、面痒、面肿等面部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胆道蛔虫症(特殊记忆)----胃经四白也有此效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足阳明胃经

1.承泣 足阳明经与任脉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主治】①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

②口喎、眼睑瞤动等面部病证

【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固定眼球,右手持针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和大幅度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禁灸。

2.四白

【定位】在面部,眶下孔处

【主治】

①目赤肿痛、目翳、近视等目疾(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口斜、眼睑瞤动、头痛眩晕、面痛等面部病证(就近原则)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3~0.5寸。

3.地仓 手足阳明经与任脉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口角旁约0.4寸

【主治】口喎、眼睑瞤动、流涎、齿痛、颊肿等头面五官病证(腧穴所在)

【操作】直刺或平刺0.3~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4.颊车

【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

【主治】口喎,口噤,齿痛、面痛等面口疾患

-----(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穴透刺1.5~2寸。

牙痛主穴:何不下车

5.下关

【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喎斜等面口病证

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操作】直刺0.5~1寸。

6.头维 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等头目病证

【操作】平刺0.5~1寸。

7.人迎

【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主治】

①瘿气、咽喉肿痛、瘰疬等咽喉、颈部病证

②原发性高血压(距颈动脉近)

③胸满、气喘(就近原则,人迎距气管近)

【操作】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8.梁门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纳少、胃痛、呕吐、腹胀等脾胃病(对应脏腑为胃)

【操作】直刺0.8~1.2寸。

9.天枢 大肠之募穴

【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痢疾主穴:三天和尚

急性泄泻:天上泉水泻下来

慢性泄泻:天公三审

【天枢穴主治】

①绕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脾胃肠病证

②癥瘕、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子宫附近)

【操作】直刺1~1.5寸。

10.归来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①小腹胀痛,疝气(对应脏腑为胃)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闭经等妇科病证

11.梁丘 郄穴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主治】

①急性胃痛(阳经郄穴主急性痛证)

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乳痈、乳痛等乳疾(乳房属胃)

【操作】直刺1~1.2寸。

12.足三里 合穴,胃之下合穴,四总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足三里主治】

①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中)

②膝痛、下肢痿痹、中风瘫痪等下肢病证(下)

③癫狂、不寐等等神志病(上)

④气喘、痰多

⑤乳痈(外)

⑥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内)

----上中下内外+气喘痰多

【操作】直刺1~2寸。

13.上巨虚 大肠之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

①肠鸣、腹中切痛、腹泻、便秘、肠痈等肠腑病证(下合穴)

②下肢痿痹、中风瘫痪等下肢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1-2寸。

14.下巨虚 小肠之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

①泄泻、痢疾、小腹痛等肠腑病证(小肠下合穴)

②下肢痿痹(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乳痈(乳头属胃)-----比上巨虚多了此项

【操作】直刺1~1.5寸。

15.条口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下肢痿痹、跗肿、转筋等下肢病证

②肩臂痛(漏肩风主穴)

③脘腹疼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1~1.5寸。

16.丰隆 络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中风中脏腑主穴:

井水冲龙宫

【丰隆穴主治】

头痛,眩晕等头部病症(胃经走头,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②癫狂

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丰隆为痰证必选穴)

④下肢痿痹(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1~1.5寸。

17.解溪 经穴

【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溪穴主治】

头痛、眩晕等头部病症(阳经走头)

②癫狂、谵语等神志病证(阳经走头)

③下肢痿痹、足踝肿痛、足下垂等下肢疾患(腧穴所在)

④腹胀,便秘(属胃经,故治胃肠问题)

【操作】直刺0.5~1寸。

18.内庭 荥穴

【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①胃痛、吐酸、泄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属胃经之故)

②足背肿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经络所行)

④热病(荥主身热)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19.厉兑 井穴

【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

①鼻衄、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病证(经络所行)

②热病(通过放血方式,井穴多能泻热)

③梦魇不宁、癫狂等神志病证(井穴多能治神志病)

【操作】浅刺0.1寸。

足太阴脾经

1.隐白 井穴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艾灸隐白治疗崩漏效佳

崩漏实证主穴:关三隐

【隐白穴主治】

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足三阴皆治妇科病)

②鼻衄、便血、尿血等出血证(隐白等于归脾汤)

③癫狂,多梦等神志病(井穴大多治神志病)

④惊风(特殊记忆)

⑤腹满,呕吐,泄泻等脾胃病症(脾经之穴,自然治脾病)

【操作】浅刺0.1寸。

2.太白 输穴;原穴 (阴经以输为原)

【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

①肠鸣、腹胀、泄泻、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脾经之穴)

②足痛、足肿等足部病证(就近)

③体重节痛,脚气(难经云:输主体重节痛即治关节痛)

【操作】直刺0.5~0.8寸。

3.公孙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公孙穴主治】

①胃痛、呕吐、肠鸣腹痛腹胀、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②心烦不寐、狂证等神志病证(特殊记忆)

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通冲脉)

------治疗奔豚气的还有期门穴,涌泉穴

【操作】直刺0.6~1.2寸。

4.三阴交 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三阴交是妇科调经要穴

---妇科疾病都用此穴

【三阴交主治】

①肠鸣腹胀、泄泻、便秘等脾胃病证(脾经之穴)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另注意孕妇忌针此穴)

③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心悸,不寐,癫狂等心神病证(特殊记忆)

⑤下肢痿痹(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⑥阴虚诸证(三阴经汇聚之地)

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证(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5.地机 郄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痛经实证:三次中的

【地机穴主治】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癥瘕等妇科病(痛经要穴)

腹痛、腹胀、泄泻等脾胃病证(脾经之穴)

③小便不利、水肿、遗精(三阴经皆治妇科男科泌尿系)

④下肢痿痹(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1~2寸。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6.阴陵泉 合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

【阴陵泉主治】

①腹胀、泄泻、水肿、黄疸等脾湿证(运脾以化湿)

②小便不利、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统疾患(经过前阴)

③遗精、阴茎痛等男科病证。

④妇人阴痛、带下等妇科病证

⑤膝痛、下肢痿痹。

阴陵泉是治疗水湿病证必选穴!!!

【操作】直刺1~2寸。

7.血海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血海,膈俞是活血化瘀常用穴

【血海穴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妇科病(脾经行经前阴)

②瘾疹、湿疹、丹毒、皮肤瘙痒等皮外科病

-----(瘾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③膝股内侧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1~1.5寸。

8.大横 足太阴脾经与阴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平天枢穴

【主治】①腹痛、泄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肥胖

【操作】直刺1~2寸。

任脉---肾经---胃经---脾经

任脉----0.5-----2------4

神阙---肓俞---天枢---大横

9.大包

【定位】在胸外侧区,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主治】①气喘

②胸胁痛

③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肌肉病症(脾主肌肉)

【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手少阴心经

1.极泉

【定位】在腋区,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极泉穴主治】

①心痛、心悸等心疾(对应心脏,自然治心疾)

②胁肋疼痛

③肩臂疼痛、肘臂冷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经络所行)

④瘰疬(特殊记忆--腋下淋巴结肿大)

⑤上肢针麻用穴---联系合谷穴,扶突穴之针麻

【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5-0.8寸。

2.少海 合穴

【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少海穴主治】

①心痛、癔症、癫狂、痫证等心病、神志病(心经之穴)

②肘臂挛痛,麻木、手颤(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头项痛,腋胁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④瘰疬(特殊记忆,极泉亦治,腋下淋巴结肿大)

【操作】直刺0.5~1寸。

3.通里 络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通里穴主治】

心悸、怔忡等心病(心经之穴,自然治心脏问题)

②舌强不语、暴喑等舌窍病证(心开窍于舌)

③肘臂挛痛、麻木、手颤等上肢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5~1寸。

4.阴郄 郄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①心痛、心悸、惊恐等心病(心经之穴,自然治疗心疾)

②吐血,衄血等血证(郄穴治急证,阴经郄穴主血证)

③骨蒸盗汗(汗为心之液)

【操作】直刺0.3~0.5寸。

心绞痛主穴:

二戏贪官

失眠主穴:

三阴照百会,神脉安眠

5.神门 输穴;原穴

【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主治】

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等心疾(天职)

②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痫等神志病(心主神明)

③胸胁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3~0.5寸

6.少冲 井穴

【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主治】

心悸、心痛等心病(心经之穴治心病)

②癫狂、昏迷等神志病(心主神明)

③目赤

④热病(井穴大多能泻热)

⑤胸胁痛

手太阳小肠经

1.少泽 井穴

【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少泽穴主治】

①肩臂后侧痛、小指麻木疼痛等上肢病证(循行)

②乳痈、乳少等乳疾(催乳要穴!特殊记忆)

③昏迷、癫狂等神志病证(井穴共有功效)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胬肉攀睛、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斜刺0.1寸,或点刺放血;孕妇慎用。

2.后溪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定位】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正中线之腰背痛,常用后溪!!

落枕主穴:天后选老公

【后溪穴主治】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经络所行主治所及,但腰背痛是因为其通督脉)

耳聋,目赤,咽喉肿痛等五官病证(走头)

③癫、狂、痫(通督脉,督脉入脑)

④疟疾(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3.养老 郄穴

【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

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掌心向胸时有凹陷,掌心向下时消失。

【养老穴主治】

①肩背肘臂酸痛,项强等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证。

②急性腰痛-----(阳经郄穴主急性痛证)

③目视不明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4.支正 络穴

【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

【支正穴主治】

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证(经络所行)

②肘臂酸痛

③热病

④癫狂(络穴联络心经)

⑤疣症(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5.天宗

【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1/3与下2/3取穴的:

天宗,环跳,人中

【天宗穴主治】

①肩胛疼痛(经络所行)

②乳痈、乳癖等乳房疾病(前后对应)

③气喘(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6.颧髎

【定位】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

【主治】口喎、眼睑瞤动、齿痛、面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操作】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7.听宫---(张口凹,闭口消)

【定位】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齿痛、面痛等口面病证(就近)

③癫狂痫等神志病(在头部)

【操作】微张口,直刺0.5-1寸

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主治】

①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目翳等目疾(眼周)

②急性腰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心悸、怔忡等心疾。

2.攒竹

【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攒竹穴主治】

头痛,面痛,眉棱骨痛,面瘫等头面病证(就近)

②眼睑瞤动、眼睑下垂、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眼疾

③呃逆(特殊功能,重点记忆)

④急性腰扭伤(经络所行)

【操作】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 0.5~0.8寸,或直刺0.2~0.3寸。禁灸。

3.天柱

【定位】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落枕主穴:

天后选老公

【天柱穴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肩背痛(腧穴所在)

②眩晕、咽喉肿痛、鼻塞、目赤肿痛、近视等目鼻病证

③癫狂痫(膀胱经入颅内络脑)

④热病(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4.大杼 八会穴之骨会

【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咳嗽,发热(近肺)

②项强,肩背痛(腧穴所在)

颈椎病、腰椎病、膝骨关节炎、齿痛等骨病(骨会)

【操作】斜刺0.5~0.8寸。本经背部诸穴, 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5.风门

【定位】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感冒咳嗽、发热、头痛哮喘等外感病证、肺系病证

②项强,胸背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斜刺0.5~0.8寸。热证宜点刺 放血。

6.肺俞 肺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鼻塞、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

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③背痛

④皮肤瘙痒、瘾疹(肺主皮毛)

【操作】斜刺0.5~0.8寸。热证宜点刺 放血。

背俞穴位置歌(旁开1.5):

风二肺三厥阴四,

心五督六膈腧七

肝胆脾胃三焦肾,-(注意肝为9)

气大关小到膀胱

颈椎7,胸椎12,

腰椎5,骶椎尾椎共9,有的人是8块

7.心俞 心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心痛、惊悸、健忘、癫痫等心神病证

②胸闷胸痛、咳嗽、吐血等胸肺病证;

③遗精、白浊等男科病证;

④盗汗

【操作】斜刺0.5~0.8寸。

8.膈俞 八会穴之血会

【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胃痛

②呕吐、呃逆、咳嗽、气喘等上逆之证(病位在膈)

贫血、吐血、便血等血证(血会之故)

④瘾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⑤潮热,盗汗(特殊记忆)

【操作】斜刺0.5-0.8寸

9.肝俞 肝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黄疸、胁痛等肝胆病证(肝胆相表里)

②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肝窍)

③眩晕、癫狂痫(肝经上行癫顶)

④脊背痛、角弓反张、转筋(肝主筋)

【操作】斜刺0.5-0.8寸

10.胆俞 胆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胆肝相表里)

②肺痨,潮热(特殊记忆)

【操作】斜刺0.5-0.8寸

11.脾俞 脾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多食善饥、身体消瘦等脾胃病

②黄疸、水肿

③背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斜刺0.5-0.8寸

12.胃俞 胃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多食善饥、身体消瘦等胃肠疾患。

【操作】斜刺0.5-0.8寸

13.肾俞 肾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头晕、耳鸣、耳聋、慢性腹泻、气喘、腰酸痛、遗精、阳痿、不育等肾虚病证(联系中基理论)

②遗尿、癃闭等前阴病证

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三阴经皆治妇科)

④消渴

【操作】直刺0.5~1寸。

14.大肠俞 大肠之背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①腰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腹胀、泄泻、便秘等胃肠病证(对应大肠)

【操作】直刺0.8~1.2寸

15.膀胱俞 膀胱之背俞穴

【定位】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

【主治】

①石淋、癃闭、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证

②腰骶痛

③腹泻,便秘等肠腑病。

【操作】直刺或斜刺0.8~1.2寸

16.次髎

【定位】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带下等妇科病证

②小便不利、癃闭、遗尿、疝气等前阴病证

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④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17.承扶

【定位】在股后区,臀横纹的中点

【主治】

腰腿痛,下肢痿痹(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②痔疾(联系秩边穴,承山穴,飞扬穴皆治痔疮

【操作】直刺1~2寸。

18.委阳 三焦之下合穴

【定位】在膝部,腘横纹上,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

【主治】

①腹满,癃闭(膀胱经之穴治小便问题)

②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操作】直刺1~1.5寸。

腰痛主穴:找常委

中风中经络:水沟内,三阴交,唯剩一尺泉水

19.委中 合穴;膀胱之下合穴

【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委中穴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四总穴)

②急性腹痛、急性吐泻等急症

③癃闭,遗尿等泌尿系病证(膀胱经之穴治小便为其天职)

④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等血热病证(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20.膏盲

【定位】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膏肓穴主治】

咳嗽、气喘、盗汗、肺痨等肺系虚损病证(在肺区)

②虚劳、羸弱瘦、健忘、遗精等虚劳诸证(特殊记忆)

③肩胛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做】斜刺0.5-0.8寸。此穴多用灸法。

21.志室 (平肾俞,命门)

【定位】在腰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

①遗精、阳痿、癃闭、遗尿、水肿等肾虚病证(在肾区)

②腰脊强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斜刺0.5~0.8寸。

22.秩边

【定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

②癃闭、便秘、痔疾、阴痛等前后二阴病证(与前阴前后对应)

【操作】直刺1.5~3寸。

23.承山

【定位】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②痔疾,便秘(治痔,联系承扶,秩边,飞扬)

腹痛,疝气(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1~2寸。

不宜过强地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24.飞扬 络穴--肾络大钟膀飞扬

【定位】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7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

【飞扬穴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②颈痛、腰腿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③痔疾(特殊记忆,联系前面的承扶,秩边,承山)

【操作】直刺1~1.5寸。

25.昆仑 经穴

【定位】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后头痛,目眩、项强等头项病证(上头)

②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经络所行)

癫痫(膀胱经入颅内络脑)

④滞产(联系合谷,三阴交,至阴)

【操作】直刺0.5~0.8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26.申脉 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足太阳经与阳跷脉的交会穴

【定位】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主治】

头痛,眩晕等头部疾病(走头)

②癫、狂、痫等神志病(入络脑)

③嗜睡、不寐及眼睑开合不利失眠病证(阴阳跷脉司寤寐)

④腰腿酸痛、下肢运动不利(阴阳跷脉司下肢运动)

【操作】直刺0.3~0.5寸

27.束骨 输穴

【定位】在跖区,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等头部疾患(走头)

②癫狂(入颅内络脑)

腰腿痛,足趾疼痛(输主体重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28.至阴 井穴

【定位】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滞产、胞衣不下等胎产病证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足少阴肾经

1.涌泉 井穴

【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涌泉穴主治】

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井穴的通性)

②癫狂痫、头痛头晕、目眩、失眠等神志病证

③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头面五官病证(支脉走喉咙)

④大便难,小便不利等前后二阴病证(肾开窍于前后二阴)

⑤奔豚气(特殊记忆,公孙,期门皆治奔豚气)

⑥足心热(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掌心热的鱼际。

【操作】直刺0.5~1.0寸。针刺时要防止刺伤足底动脉弓。临床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2.然谷 荥穴

【定位】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然谷穴主治】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带下病、白浊等妇科病证

②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肾主生殖)

③癃闭、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统病证

④咯血,咽喉肿痛(肾经支脉行经咽喉,故治咽肿)

⑤消渴,腹泻(特殊功能,特殊记忆)

⑥下肢痿痹,足背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⑦小儿脐风,口噤(脐风多为肝风,用然谷体现滋水涵木)

【操作】直刺0.5~0.8寸。

3.太溪 原穴 输穴(阴经以输为原)

【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太溪穴主治】

头痛、目眩、不寐、健忘、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肾虚证

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系疾患(肾经支脉入肺)

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⑤腰脊痛,下肢厥冷,足跟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5~0.8寸。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4.大钟 络穴

【定位】在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

部前缘凹陷中

【大钟穴主治】

①癃闭,遗尿,便秘等前后二阴病证(肾司二便)

②痴呆(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

③咽痛、咳血,气喘(咯血、气喘皆肺疾,肾经入肺)

④腰脊强痛,足跟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3~0.5寸。

5.照海 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照海穴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阴痒、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癫痫、不寐、嗜卧、癔症等神志病证;

③咽喉干痛,目赤肿痛(阴跷照海膈喉咙)

④小便频数,癃闭;

便秘

【操作】直刺0.5~0.8寸。

6.复溜 经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复溜穴主治】

①腹胀,泄泻,瘾闭,水肿;

②盗汗、汗出不止或热病无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病证;

③下肢瘫痪,腰脊强痛。

【操作】直刺0.5~1寸

7.肓俞 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0.5寸

【肓俞穴主治】

①绕脐痛、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②疝气;

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0.8--1.2寸。

手厥阴心包经

1.天池

【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

注:乳头在第四肋间隙,距正中线4寸

乳头旁开1寸处既是天池穴

【天池穴主治】

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肺胸病证(天职)

②腋下肿痛,乳痈,乳少(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③瘰疬(特殊记忆)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2.曲泽 合穴

【定位】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

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天职)

②胃痛、泄泻、呕吐等胃腑热性病证(特殊记忆)

③热病,中暑(联系尺泽治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④肘臂挛痛,上肢颤动(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1--1.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3.郄门 郄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绞痛主穴:

二戏贪官

【郄门穴主治】

①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胸病证(天职)

②咳血、呕血、衄血等血证(阴经郄穴主血证)

③疔疮(特殊记忆)

癫痫(心主神明,癫痫是神志问题)

【操作】直刺0.5~1寸。

4.间使 经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与三焦经之支沟穴为对穴皆为腕上3寸,一内一外

【间使穴主治】

①心痛、心悸等心疾(天职)

②胃痛、呕吐等胃腑病证(特殊记忆)

③热病,疟疾(特殊记忆)

④癫狂痫等神志病(心主神明,癫狂痫属心)

⑤肘臂挛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5~1寸。

5.内关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郁证:关门引水冲白玉

胃痛、呕吐:三中内

中风中经络:水沟内,三阴交,唯剩一尺泉水

眩晕实证:白痴冲关

心绞痛:二戏贪官

【内关穴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闷等心胸病证(天职)

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公孙冲脉胃心胸)

③不寐、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心主神明)

④中风,眩晕,偏头痛(特殊记忆)

⑤胁痛、胁下痞块、肘臂挛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5~1寸。注意穴位深层有正中神经。

6.大陵 输穴;原穴 ----阴经以输为原

【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穴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胁满痛等心胸病症(天职)

②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五行属土)

③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病证(心主神明)

④臂、手挛痛(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3~0.5寸。

中风闭证:井水冲龙宫,壁倒墙塌

7.劳宫 荥穴

【定位】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劳宫穴主治】

①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中风中脏腑之闭证)

②心痛、烦闷等心疾(天职)

③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口疮口臭(特殊记忆)

⑤鹅掌风(就近原则,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直刺0.3-0.5寸。为急救要穴之一。

8.中冲 井穴

【定位】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主治】

①中风昏迷、中暑、舌强不语、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②高热(点刺放血)

③舌下肿痛(心开窍于舌)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 要穴之一。

手少阳三焦经

1.关冲 井穴

【定位】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寸

【主治】

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痛、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

②热病,中暑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2.中渚 输穴

【定位】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中渚穴主治】

①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痛;

头痛、耳鸣、耳聋、聤耳、耳痛、目赤、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③热病,疟疾。

【操作】直刺0.3~0.5寸。

3.阳池 原穴(阳经原穴与腧穴不同,输穴为中渚穴)

【定位】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阳池穴主治】

①手指屈伸不利、疼痛、麻木,腕痛,肘臂痉挛等上肢病证;

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头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③消渴。

【操作】直刺0.3--0.5寸。

4.外关 络穴;八脉交会穴

【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外关穴主治】

①耳鸣、耳聋、聤耳、耳痛、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目眩、咽喉肿痛、口噤、口咽、齿痛、面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头痛,颈项及肩部疼痛,胁痛,上肢痹痛

③热病,疟疾,伤风感冒

④瘰疬。

【操作】直刺0.5-1.0寸。

便秘主穴:

天沟大肠虚

5.支沟 经穴

【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与间使穴相对。

【支沟穴主治】

便秘便秘要穴)

②热病;

③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暴喑、头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④肘臂痛,胁肋痛,落枕

⑤瘰疬

【操作】直刺0.5--1.0寸。

6.肩髎

【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主治】

①肩臂挛痛,不遂(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风疹(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0.8~1.5寸。

7.翳风 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等耳疾(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眼睑瞤动、口喎、牙关紧闭、颊肿、齿痛等面、口病证(就近原则)

③瘰疬(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0.5~1.0寸。

8.角孙

【定位】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主治】

①耳部肿痛、耳聋、目赤肿痛、视物不明、目翳等官窍病证;

②偏头痛,项强;

③颊肿,痄腮,齿痛。

【操作】平刺0.3~0.5寸。治疗小儿腮腺炎常用灯草灸。

9.耳门

【定位】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病;

②面痛、齿痛、牙关拘急、口喎等口面病证。

【操作】直刺0.3~0.5寸,微张口。

区分耳门,听宫,听会:

依次属于三小胆经

(进门,到了中宫,才能开会)

1.耳门属三焦经,在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2.听宫属小肠经,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3.听会属胆经, 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10.丝竹空 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眉梢凹陷处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视物不清等头目病证;

癫痫

③齿痛,牙关拘急,口喎。

【操作】平刺0.3-0.5寸;不灸。

足少阳胆经

1.瞳子髎 手足少阳经及手太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

【主治】

①目痛、目赤、目翳等目疾;

头痛、口喎、面痛等头面病证。

【操作】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听会 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名可知)

②齿痛,口喎,面痛等面口疾病(胆经循行路线)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3.完骨 足少阳经与足太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

②不寐;

③齿痛、口喎、口噤不开、颊肿等面颊部病证。

【操作】直刺0.5~0.8寸

4.阳白 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主治】

头痛,眩晕(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②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③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目疾(以上以功能皆属就近治疗)

【操作】平刺0.3~0.5寸。

5.头临泣 足少阳经、足太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

【主治】

头痛,眩晕

②流泪、鼻塞、鼻渊等头面五官病证;

癫痫等神志病证;

④小儿惊风。

【操作】平刺0.3~0.5寸。

6.风池 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感冒主穴:何故大风缺太阳,易感冒

【风池穴主治】

①中风、头痛、眩晕、不寐、癫痫等内风所致病证;

②恶寒发热、口眼喎斜等外风所致病证;

③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鼻渊、耳鸣、咽喉肿痛等五官病证;

④颈项强痛。

【操作】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

7.肩井 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肩井穴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头项部病证;

②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③瘰疬;

④乳晕、乳少、难产、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直刺0.3~0.5寸,切忌深刺、捣刺。孕妇禁用。

8.日月 胆之募穴 足少阳经、足太阴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日月穴主治】

①黄疸、呕吐、吞酸等胆腑病证(对应脏腑为胆)

②胁肋疼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9.带脉 足少阳经与带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带脉穴主治】

①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经闭、小腹痛等妇科病证;

②疝气;

③胁痛,腰痛。

【操作】直刺0.8-1.0寸。

10.环跳 足少阳经与足太阴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

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经络所行)

②风疹(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2~3寸。

11.风市

【定位】在股部,髌底上7寸: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

【主治】

①下肢痿痹(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②遍身瘙痒(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1~2寸

12.阳陵泉 合穴;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胆绞痛:

二胆凌日月

【阳陵泉主治】

①黄疸、口苦、呕吐、胁痛等胆腑病证;

②下肢痿痹、膝髌肿痛、肩痛等筋病;

③小儿惊风(亦筋病)

【操作】直刺1~1.5寸。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13.光明 络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主治】

①目痛、夜盲、目视不明等目疾(光明,与眼有关)

②胸乳胀痛、乳少等乳疾(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1~1.5寸。

近视主穴:

二明乘风

14.悬钟 又名绝骨 八会穴之髓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

①中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髓病;

②颈项强痛,偏头痛,咽喉肿痛;

③胸胁胀痛;

④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0.5~0.8寸。

颈椎病

二池悬脊柱

15.丘墟 原穴

【定位】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主治】

①偏头痛,胸胁胀痛;

②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足下垂,脚气

③疟疾。

【操作】直刺0.5~0.8寸。

16.足临泣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足临泣主治】

①偏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涩、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②乳痈、乳胀、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

③胁肋胀痛,足跗肿痛;

④瘰疬;

⑤疟疾。

【操作】直刺0.3~0.5寸。

17.侠溪 荥穴

【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耳聋实证:

侠溪听中医

【侠溪穴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②胁痛;

③乳痈;

④热病。

【操作】直刺0.3~0.5寸。

18.足窍阴 井穴

【定位】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足窍阴主治】

①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五官病证;

头痛,不寐,多梦;

③热病;

④胁痛、足跗肿痛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足厥阴肝经

1.大敦 井穴

【定位】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大敦穴主治】

①疝气,少腹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②遗尿、癃闭、淋证等泌尿系病证(绕阴器)

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阴挺等妇科病证(绕阴器)

癫痫(井穴多能治神志病)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2.行间 荥穴

【定位】在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行间穴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等头面五官热性病证;

②月经过多、崩漏、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

③阴中痛,疝气;

④小便不利,癃闭,尿痛;

⑤胁痛,黄疸。

【操作】直刺0.5~0.8寸。

3.太冲 输穴;原穴

【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辨证论治时,常以太冲太溪治疗肝阳亢,肝肾阴虚

中风闭证:井水冲龙宫,壁倒墙踏

【太冲穴主治】

①中风、癫狂痫、头痛、眩晕、口眼外邪、小儿惊风等内风所致病证;

②目赤肿痛、口喎、青盲、咽喉干痛、耳鸣、耳聋等头面

五官热性病证;

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难产等妇科病证;

④黄疽、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

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操作】直刺0.5~1寸。

4.蠡沟 络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蠡沟穴主治】

①睾丸肿痛、阳强挺长等男科病证;

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病证;

外阴瘙痒、小便不利、遗尿等前阴病证;

④足胫疼痛。

【操作】平刺0.5~0.8寸。

5.曲泉 合穴

【定位】在膝部,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中

【曲泉穴主治】

①小便不利、淋证、癃闭等泌尿系病证;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等妇科病证;

③遗精、阳痿男科病证;

④膝股疼痛(就近)

【操作】直刺0.8~1寸。

6.章门 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

【主治】

①腹胀、泄泻、痞块等胃肠病(在胃附近)

②胁痛、黄疸、痞块(肝脾肿大)等肝胆脾病证(为脾募)

【操作】直刺0.8~1寸。

7.期门 肝之募穴 足厥阴经与足太阴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期门在第6肋间隙,正中线旁开4寸

日月在第7肋间隙,正中线旁开4寸

趣记:星期日=星期七----七肋间是日月

【期门穴主治】

①胸胁胀痛;

②腹胀、呃逆、吞酸等肝胃病证;

③郁病,奔豚气;

④乳痈。

【操作】斜刺0.5-0.8寸。

督脉

1.长强 络穴 督脉与足少阴经、足少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长强穴主治】

①便血、痔疮、脱肛等肠腑病证(在肛肠附近)

②癫狂痫等神志病(督脉入脑)

③腰痛,尾骶骨痛,脊强反折(腧穴所在)

【操作】斜刺,针尖向上与髄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

2.腰阳关

【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病证;

②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③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3.命门

【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命门在督脉,旁开1.5为膀胱经第一侧线之肾俞,旁开3寸为膀胱经第二侧线之志室穴

【命门穴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

③五更泄泻、小便频数、癃闭等肾虚病证;

④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4.至阳

【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

①胸胁胀满,黄疽;

咳嗽,气喘;

③腰背疼痛,脊强。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5.身柱

【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平肺俞

【身柱穴主治】

①身热、头痛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联系大椎穴)

②惊厥、癫狂痫等神志病证(督脉入脑)

③脊背强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④疔疮发背(特殊记忆)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感冒:何故大风缺太阳

6.大椎 督脉与足三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大椎穴主治】

①恶寒发热、疟疾等外感病证;

②热病,骨蒸潮热;

咳嗽、气喘等肺气失于宣降病证;

④癲狂痫、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

⑤风疹、痤疮等皮肤疾病;

⑥项强、脊痛等脊柱病证。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7.哑门 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

①暴喑,舌强不语、聋哑(从名字推知此功效,哑!)

②癫狂病、癔症等神志病证(督脉入脑)

头痛,项强(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伏案正坐位,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8.风府 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另一找法是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

【风府穴主治】

①中风、头痛、眩晕、痴呆等内风所致病证;

②恶寒发热、项强等外感病证;

③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

④目痛、鼻衄、咽喉肿痛、失音等五官病证。

【操作】伏案正坐位,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头痛:百风太赫

头晕实证:白痴冲关

头晕虚证:肝肾二叔幽会三里池

脱肛:先灸长强以收肛,后就百会以升举

晕厥:百关水足

9.百会 督脉与足太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百会穴主治】

①晕厥、中风、失语、痴呆等脑病;

②癫狂、不寐、健忘等神志病;

③头风、颠顶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

④脱肛、阴挺、胃下垂等气虚下陷证。

【操作】平刺0.5~0.8寸,升阳固脱多用灸法。

10.上星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②癫狂;

③热病,疟疾。

【操作】平刺0.5-0.8寸。

11.素髎

【定位】在面部,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

①昏迷、惊厥、晕厥、脱证等急症

②鼻渊、鼻衄等鼻病(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1/3与2/3取穴的:

水沟穴,天宗,环跳

12.水沟 督脉与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水沟穴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脱证等急症,为急救要穴之一;

②癫狂痫、癔症、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

③闪挫腰痛,脊背强痛;

④口喎、面肿、鼻塞、牙关紧闭等头面五官病证。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按掐。

13.印堂

【定位】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不寐、健忘、痴呆、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

头痛、眩晕、鼻渊、鼻鼽、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③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操作】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 出血。

任脉

1.中极 膀胱之募穴 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脐下4寸,前正中线上

【中极穴主治】

①遗尿、癃闭、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病证;

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

③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不孕、带下病等妇科病证。

【操作】直刺1~1.5寸,应在排尿后针刺,以免伤及深部膀胱。孕妇慎用。

2.关元 小肠之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关元穴主治】

①中风脱证、虚劳羸瘦、脱肛、阴挺等元气虚损所致病证;

②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男科病证;

③崩漏、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带下等妇科病证;

④遗尿、癃闭、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病证;

腹痛、泄泻、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⑥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1.5寸,应在排尿后针刺,以免伤及深部膀胱。孕均慎用。

3.气海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气海穴主治】

①中风脱证、虚劳羸瘦、脱肛、阴挺等气虚证;

②遗精、阳痿、疝气、不育等男科病证;

③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不孕、带下等妇科病证;

④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证;

⑤水谷不化、绕脐疼痛、便秘、泄泻等肠腑病证;

⑥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4.神阙

【定位】在脐区,脐中央

【主治】

①中风脱证、虚脱、脱肛、阴挺、胃下垂等元气虚损证;

②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水肿等脾肾虚损所致病证;

③保健要穴。

【操作】此穴禁针,多用艾条灸或隔盐灸。

中风脱证:

元神脱了

5.下脘 任脉与足太阴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胃痛、呕吐、完谷不化、食欲不振、腹胀、泄泻、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操作】直刺1-1.5寸。

6.建里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①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脾胃病

②水肿、小便不利(特殊记忆)

【操作】直刺1~1.5寸。

7.中脘 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任脉与手少阳经、手太阳经、足阳明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胃痛、呕吐:三中內

【中脘穴主治】

①胃痛、呕吐、完谷不化、食欲不振、腹账、泄泻、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癫痫、不寐等神志病;

③黄疸。

【操作】直刺1~1.5寸。

8.上脘 任脉与手少阳经、足阳明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①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等脾胃病证;

癫痫。 ------比中脘穴少了治黄疸。

【操作】直刺1~1.5寸

9.膻中 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膻中穴主治】

咳嗽、气喘、胸闷等胸中气机不畅病证(气会)

②心痛、心悸等心疾;(就近)

③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乳病(就近)

④呕吐、呃逆等胃气上逆证。(气会)

【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

10.天突 任脉与阴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在颈前区,胸骨上窝正中央,前正中线上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痈、胸痛等肺系病证;

②暴喑、梅核气、癭气等咽部病证。

【操作】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气管前缘缓慢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11.廉泉 任脉与阴维脉的交会穴

【定位】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

【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病证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12.承浆 任脉与督脉及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

①口喎、齿龈肿痛、流涎、口舌生疮等口舌病证(位置)

②暴喑(位置)

③癫狂(特殊记忆)

【操作】斜刺0.3~0.5寸

奇 穴

1.四神聪

【定位】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

【主治】

头痛、眩晕、健忘等头脑病证;

②不寐、癫痫等神志病证。

【操作】平刺0.5--0.8寸

2.太阳

【定位】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

头痛

②目赤肿痛,眼睑瞷动, 色盲;

③面瘫。

【操作】直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3.金津、玉液

【定位】舌下系带的静脉上。左侧为金津,右侧为玉液

【主治】

①舌强,舌肿,口疮,喉痹;

②消渴,呕吐,泄泻;

③失语。

【操作】点刺出血。

4.牵正

【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主治】①口喎,口疮

【操作】向前斜刺0.5~1寸。

5.安眠

【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等心神病。

【操作】直刺0.5~1寸。

6.三角灸

【定位】下腹部,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取穴。

【主治】

①疝气,奔豚,绕脐疼痛;

不孕症

【操作】艾炷灸5~7壮。

7.定喘

【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平大椎穴)

【主治】

哮喘咳嗽②落枕,肩背痛,上肢疾患(就近)

【操作】直刺0.5~1寸。

8.夹脊

【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胸椎12,腰椎5)

【主治】

上背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

下背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

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直刺0.5~1寸,或梅花针叩刺。

9.胃脘下俞 -----也叫胰俞

【定位】横平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消渴;②胃痛,腹痛,胸胁痛

【操作】斜刺0.3~0.5寸。

10.腰眼

【定位】在腰区,横平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主治】①腰痛; ②月经不调,带下; ③虚劳

【操作】直刺0.5~1寸。

11.腰痛点

【定位】在手背,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腕背侧横纹远端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2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

【操作】直刺0.3~0.5寸。

12.外劳宫

【定位】在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中

【主治】

①落枕;②手背红肿,手指麻木; ③脐风。

【操作】直刺0.5-0. 8寸。

13.八邪

【定位】在手背,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共8穴

【主治】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

②烦热,目痛

③毒蛇咬伤

【操作】斜刺0.5-0. 8寸,或点刺出血

14.四缝 (疳积联系鱼际穴)

【定位】在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一手4穴

【主治】①小儿疳积; ②百日咳

【操作】直刺0.1-0. 2寸,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黏液。

15.十宣

【定位】在手指,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共10穴

【主治】

①中风、昏迷、晕厥等神志病;

中暑、髙热等急症;

③咽喉肿痛;

④手指麻木。

【操作】直刺0. 1~0.2寸,或点刺出血。

16.膝眼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为内膝眼,在外侧的称为外膝眼

【主治】

①膝痛,腿痛。

脚气等下肢病证。

【操作】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

17.胆囊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直下2寸(阳陵泉下2寸)

【主治】

①胁痛,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

②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18.阑尾

【定位】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相当于足三里下2寸)

(在小腿外侧,髌韧带外侧凹陷下5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主治】①腹痛,胃痛,消化不良;

②下肢 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19.八风

【定位】在足背,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主治】

①足跗肿痛,足趾麻木无力;

②毒蛇咬伤;

脚气

【操作】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以上关于“中医执业医师必考【针灸学】180个穴位的定位主治”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新闻政策、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题库小程序

距离2024中医二试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张钰琪 中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精选习题
    复习计划
    备考技巧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