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主讲:网校老师 6月11日19:00-21:30
详情
主讲:网校老师 6月12日19:00-21:00
详情鼓胀的辨证施治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一、气滞湿阻
1.症状
腹大腹满,胀而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恶心欲吐,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肢体困重,头晕嗜睡,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腻,脉弦。
2.证候分析
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由于肝气郁滞,脾运不健,湿阻中焦,浊气充塞,故腹胀不坚。肝失条达,络气痹阻,故胁下胀满疼痛。气滞中满,脾胃运化失职,故食少易胀,嗳气不适。气壅湿阻,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脉弦,苔白腻,为肝郁湿阻之象。本证失治或误治,湿邪可热化或寒化。
3. 治法
疏肝理气,行湿散满。
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4.方药治疗
柴胡疏肝汤或胃苓汤加减。
二、肝脾血瘀
1.症状
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黯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饮水不能下,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紫斑,脉细涩或芤。
2.证候分析
瘀血阻于肝脾脉络之中,隧道不通,致水气内聚,故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瘀热蕴阻下焦,病邪日深,入肾则面色黯黑,入血则面颈胸臂等处出现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由于水浊聚而不行,故口渴饮水不能下。大便色黑,乃阴络之血外溢。舌紫红或有紫斑,脉象细涩,乃血瘀停滞之征。失血时则见芤脉。
3.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4.方药治疗
调营饮加减。
三、肝肾阴虚
1.症状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燥,心烦,失眠,牙宣出血,鼻时衄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2.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津液不能输布,水液停聚中焦,血瘀不行,故腹胀大,甚者青筋暴露,小便短少,面色晦滞。心烦,失眠,衄血,均为阴虚内热,热伤阳络之象。阴虚津液不能上承,故口燥。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亦是肝肾阴血亏损之象。
3. 治法
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4.方药治疗
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四、寒湿困脾
1.症状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稍舒,精神困倦,身重头重,怯寒懒动,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滑,脉濡缓或弦迟。
2.证候分析
湿邪困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由于脾阳不振,寒湿停聚,水蓄不行,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寒水相搏,中阳不运,故脘腹痞胀,得热稍舒。脾为湿困,阳气失于舒展,故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寒湿困脾,兼伤肾阳,水液不行,故小便少,大便溏,下肢浮肿。苔白腻,脉缓均是湿胜阳微之候。
3. 治法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4.方药治疗
实脾饮为主方。
相关链接:鼓胀的辨证施治之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主讲:网校老师 6月11日19:00-21:30
详情主讲:网校老师 6月12日19:00-21:00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