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快——命题趋势预测与应试技巧
强总结——92+个考点精选+92+道例题
更实用——精编模考试卷(含答案)
在中医理论中,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以导致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等病理变化,进而影响肝脏的功能和结构,最终形成肝硬化。
1. 气滞血瘀:情绪抑郁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肝气郁结,进一步发展为气滞血瘀,表现为胁肋疼痛、胸闷不舒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部胀满、面色晦暗等症候。
2. 湿热内蕴: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等因素易生湿热,湿热之邪侵犯肝脏,则可见黄疸(目黄、尿黄)、腹水、舌苔黄腻等症状。
3. 肝肾阴虚:长期疾病消耗或年老体衰可致肝肾两脏功能减退,出现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阴液不足的表现。
4. 水湿内停: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则易形成水湿停留于体内,表现为腹胀如鼓、下肢浮肿等症状。
中医辨证时需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的分析判断,并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可选用行气活血药物;对湿热内蕴者则应清利湿热;肝肾阴虚者宜滋阴降火;而水湿内停者需健脾利水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的原则,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肝硬化这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中医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
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
《笔试“搞”分秘籍》
高频考点+命题预测全攻略共计100+页
上手快——命题趋势预测与应试技巧
强总结——92+个考点精选+92+道例题
更实用——精编模考试卷(含答案)
即日起-4月30日24点
限时拼团只需0.01元
扫码参与购买
各位学员也可以通过“付费资料栏目”直接0.1元解锁下载,无需拼团
张钰琪老师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张钰琪老师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