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直播公告

网校老师 02月21日 16:00-18:00
详情
张钰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详情望苔质变化是中西医医师考试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掌握望苔质变化对于备考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是很有帮助的,为此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为您整理如下:
薄、厚苔
临床意义:苔的厚薄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舌苔由薄转厚为病进;舌苔由厚转薄病退的征象。
润、燥苔
临床意义:舌苔的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
润苔:体内津液未伤,多见于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
滑苔:水湿之邪内聚,主寒证、主湿证、主痰饮
燥苔——体内津液已伤(高热、大汗、吐泻、久不饮水或过服温燥药物)
糙苔——热盛伤津之重症
腻苔
临床意义:湿浊内蕴,阳气被遏。
舌苔薄腻:食积、脾虚湿困
舌苔白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
舌苔黏腻而厚,口中发甜:脾胃湿热
舌苔黄腻而厚:痰热、湿热、暑湿等邪内蕴
腐苔
临床意义:主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
腐苔: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
脓腐苔 :内痈、邪毒内结
病中腐苔渐退,续生薄白新苔 :病邪消散
病中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 :胃气衰败
剥落苔
光剥苔: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
花剥苔: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
地图舌:舌苔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凸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图。
类剥苔:剥脱处并不光滑,似有新生颗粒。
前剥苔:舌前半部分苔剥脱。
中剥苔:舌中部分苔剥脱。
根剥苔:舌根部分苔剥脱。
鸡心苔:舌苔周围剥脱,仅留中心一小块。
临床意义:了解胃气胃阴之存亡及气血的盛衰,从而判断疾病预后。
舌红苔剥:阴虚
舌淡苔剥或类剥: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而舌色红绛:胃阴枯竭
舌色白如镜: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舌苔部分脱落,未剥处仍有腻苔:正气亏虚,痰浊未化
舌苔从全到剥是胃的气阴不足,正气衰败的表现
舌苔剥脱后,复生薄白之苔为邪去正胜,胃气渐复之佳兆
真、假苔
临床意义:辨别疾病的轻重与预后。
真苔:病之初期、中期见真苔,病重;久病见真苔,胃气尚存,预后较佳。
假苔:新病出现假苔,病情较轻;久病出现假苔,病情危重。
“望苔质变化小结”由医学教育网老师为您整理,希望参加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和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可以认真的复习,祝考试成功!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