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关于印发《2020年静安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已发布,医学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相关通知内容如下:
各职能科室、各卫生健康单位:
现将《2020年静安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2020年静安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5月6日
附件:
2020年静安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今年的医改工作要围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等要求,扎实推进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加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市民健康的获得感。
一、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
1、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报告、救治等处置方案,加强能力建设和储备。(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2、强化疫情监测预警体系。严格落实重点地区及入境来沪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病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等措施,规范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形成牢固的传染病防控网络和科学规范的传染病处置、病例救治机制,提升辖区传染病防控科学性和有效性。(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医政管理科)
3、巩固和加强区公共卫生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4、启动编制并实施第五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启动精神专科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规范预防接种管理,推进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医防融合”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做实脑卒中、糖尿病、大肠癌、慢阻肺等疾病的筛查。持续推进“口腔联合体”“妇幼联合体”建设。探索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继续夯实母婴安全责任网络,强化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危重报告救治、死亡调查评审等制度;建立婚前、孕前、围孕期保健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和创新“好孕好育1000天”品牌项目;深化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心理、口腔保健服务,加强0-6岁儿童眼及视力保健工作,强化托幼(育)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做好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食物中毒事件处置等工作。(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二、进一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5、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聚焦补偿运行、监管评价、费用控制、医保支付等关键机制,推进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强化两家试点医院外部治理,制订医院章程,促进医院规范内部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修订完善公立医院章程,健全公立医院治理体系,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举办职能。(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法制监督科)
6、完善公立医院服务监管和评价机制。制定并落实《静安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监管指标(2020年版)》,优化区域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对区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实时、全程、动态、智能化监管。运用DRGs和CMI指数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评价工作。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为单病种收费打好基础。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导,引导医院改善收支结构、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7、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修订完善2020年卫健系统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加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公立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根据《上海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评定结果和区卫健委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予以核定。(责任科室:人事科、医政管理科)
三、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8、积极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水平为目标,以医院章程试点工作建设及公立医院等级评审为抓手,加强区域性医疗中心临床能力建设。静安区中心医院作为本区区域性医疗中心首批建设单位,向下辐射医联体内其他医疗机构,向上与华山等三级医院优势特色专科对接,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和市北医院对照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力标准,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并顺利通过第二批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和考评认定。(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9、加强区域内医疗中心能力建设。启动新一轮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审工作,二级医院以等级评审为抓手,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SOP。在加快建设胸痛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卒中中心、血透中心、妇幼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等中心的建设,强化胸痛、卒中中心等救治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逐步将区域性医疗中心建成为区域多发病和常见病的诊疗中心、社区卫生支持服务中心、分级诊疗支撑中心和慢病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对社区卫生在服务能级和水平上的有效支撑。(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10、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内涵建设,向上依托三级医院康复资源支持,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有四个康复亚专科的基础上,开展骨关节、骨质疏松、居家康复在内的康复项目。制定及修订完善病案首页填写等相关管理制度、康复病史书写规范、康复专科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11、加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儿科门急诊服务及床位建设,提升区域儿科医疗服务能力。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纳入上海市第二批儿科示范门诊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的建设、规章制度的建立及社区儿科医生的招录,加强培训,逐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疗能力。(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公共卫生科)
12、深化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以中医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优化中医药资源布局配置,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中医药服务内涵,提升中医临床诊疗能力。推进区中医医院建设。(责任科室:中医药发展科)
13、深化“医养融合”。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广老年护理机构管理规范,支持社会资源和社会医疗机构重点发展老年、康复、长期护理、安宁疗护等专科医疗资源。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开展在养老机构内设置老年护理床位工作。继续推进长护险试点工作。加强与社会护理机构的合作,通过进一步指导和监督,推进优质居家护理服务。(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14、构建慢性病“医防融合”全程闭环一体化健康管理体系。逐步实现“防、治、康、护、养”相衔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慢病管理。在第一期五个疾病的基础上再完成包括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骨质疏松、颈椎病在内的四个慢性疾病诊疗管理一体化项目。初步搭建“健康静安”的慢性病平台功能,运用互联网+功能导入相关数据,对慢性病统一管理。(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公共卫生科、科教信息科)
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下的医联体建设
15、深化医联体的建设。探索紧密合作医疗联合体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建立医联体内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逐步实现预约、就诊、转诊、出入院、付费、随访等诊疗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支撑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和同质化管理。同时,鼓励区属医疗机构在参加医联体的基础上,以教育、培训、科研合作、接受转诊会诊为主要合作形式,与若干三级医疗机构的优势专科建立合作关系,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五、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级
16、稳步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继续做好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工作,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将签约对象拓展到常住人群,年内实现全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60%。完善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提升数据质量,鼓励家庭医生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记录、居民诊疗记录等信息,对签约居民进行针对性健康评估,实现基于需求的精细化和全程健康管理,提升家庭医生有效服务率达到70%以上。(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17、完善社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点配置建设,新增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基本达到平均每万人配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水平。推进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设。推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依从性、满意度。(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财务科)
18、充分利用智慧健康小屋功能。2020年静安寺、天目西路、芷江西路、江宁路、大宁路、宝山路、北站、石门二路街道及彭浦镇全部完成智慧健康小屋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与智慧健康小屋对接,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将老年人健康体检、居民健康评估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融入智慧健康小屋工作中,不断提高居民对智慧健康小屋知晓度与利用率。(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19、拓展功能社区的卫生服务功能。依托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法,开展“健康责任制”服务模式,实行“一居一医”、“一楼(宇)一医”和“一校一医”的人员配置,同时实施网格化健康管理,构建功能社区框架。开展功能社区“职业病”、慢性病管理与健康促进活动,“移动健康驿站”满足功能社区白领的健康需求,家庭医生团队进楼宇开展健康“医+”服务,进校园深化“医教结合”。(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六、健全药品、耗材使用管理及供应保障机制
20、遵循“一品两规、集中管理”的工作原则。一年两次全面梳理调整静安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巩固基本药物制度,保持基本药物配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主导地位。促进二级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逐步提高基药使用比例。持续改进“慢病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相关工作,更好地满足签约居民的用药需求。落实带量采购工作。(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财务科)
21、落实南部区域医联体内前置审方建设。启动上线试运行,利用前置审方系统在南部医联体内试行慢性病用药一体化方案。(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22、推进药品供应链延伸改革扩展。在总结彭浦镇、北站医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其他医疗机构推进药品供应链延伸改革。探索实施耗材统一带量采购。(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七、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23、深化“健康静安”系列便民应用建设。继续深化“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结合已有功能开展智慧医疗创新,以便捷就医、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推进静安区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康复、互联网+护理的实践探索,建立和健全全区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区域内居民的治疗、康复、护理等各类需求。(责任科室:科教信息科)
24、大力推进互联网诊疗及互联网医院建设。制定并落实《静安区互联网医院建设及互联网诊疗工作推进方案》,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医疗健康服务供给。到2020年底,完成区内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有条件较成熟的区属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或加注互联网诊疗服务方式。(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科教信息科)
25、持续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落实《静安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符合静安特色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十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健康静安”为信息化平台,对区域内家庭签约的患者纳入服务对象,提供居家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鼓励二、三级医疗机构护士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执业备案,为出院病人、慢病病人和老年病人提供延续护理、居家护理和专科护理等护理服务。(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科教信息科)
26、持续推进“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采用线下到线上方式,整合区域内的康复及养老服务资源,打造“预约-评估-服务-评价”一体化的服务闭环,满足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及居家养老等服务需求。(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科教信息科)
八、发挥改革合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27、鼓励支持社会办医。制定《静安区社会医疗机构设置指引(2020版)》,有序放宽市场准入,不断优化社会办医市场环境和资源布局,促进社会办医规范有序发展。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上规模、高层次的老年医疗、社区护理、康复医学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均衡和补充短缺医疗资源。培育发展医疗相关第三方服务,支持医疗信息化、健康云平台、第三方影像、检验等临床服务机构,支持发展健康养老服务。(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
28、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应用。加强与信息部门沟通,以准确、实用、便捷、互联为导向,共同推进以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化应用。围绕新医改和分级诊疗工作需求,加快推进医联体应用项目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上线。注重创新应用,探索建设家庭医生和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下的移动终端应用平台,持续提升服务与管理效率。(责任科室:医政管理科、科教信息科)
九、确保卫生“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
29、做好“十三五”卫生规划的收官工作,对标“十三五”卫生事业规划的相关指标任务,补短板,找差距,对还未完成的指标进行分析,积极研究解决办法,完善相关措施,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开展总结评估,提炼工作经验,统筹谋划“十四五”的相关工作。(各职能科室)
以上分享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