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乡镇助理医师复习:
(一)高危因素
1.月经状况: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年龄晚于50岁、经期长于35年,均为公认的危险因素。
2.婚育状况: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上或40岁以上未孕女性、反复的人工流产等因素均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可能。
3.哺乳史:产后未哺乳者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激素水平: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关系密切,高水平的生长激素亦是乳腺癌的促发因素,外源性激素的补充也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目前认为雌二醇和雌酮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5.乳腺疾病史:乳腺的不典型增生可能会进展为乳腺癌,而单侧的乳腺癌病史可使对侧的发病率较常人高出2~5倍。
6.遗传和家族史:乳腺癌的遗传性和家族性为乳腺癌危险因素之一。
7.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会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
8.环境因素:电离辐射、低剂量诊断用射线、主动或被动吸烟。
9.其他因素:生活精神刺激、心理障碍、特别是忧郁、肥胖、病毒感染、药物、糖尿病等。
(二)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
3.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
4.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