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1:00
详情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改,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我们以医联体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分级诊疗制度政策体系逐步完善,94.7%的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国家在河北等8个省区开展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医联体建设稳步实施,组建各类医联体超过1.3万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由间断性向连续性、责任式健康管理转变。远程医疗服务规范推进,重点覆盖国家级贫困县和边远地区。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明确公益定位,加强支持力度的建议。
深化医改始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一是不断健全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机制。我国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医疗卫生经费的体制机制。对公立医院,其运行成本主要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进行补偿,政府主要承担其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等支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政府主要承担其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支出,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办法核定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2013—2019年,全国财政卫生健康累计支出91347亿元,年均增长10.6%,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9.3%高出1.3个百分点,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6.6%提高到7.0%,并按照“强基层”的要求,努力引导资金和资源下沉基层。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中央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603亿元。二是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聚焦新旧运行机制转换,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破除以药补医的沉疴旧疾。在148家医院试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推进公立医院章程试点。指导地方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实现公立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所有城市。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促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加大投入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高,87%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二)关于强化人才培养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建议。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水平是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一是大力培养符合需求的全科医生。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疗卫生人才,十多年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由2010年的5000人增至2020年的6800余人,累计达到6.3万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实施“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申请增设全科医学为二级学科。实施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工作,探索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生。二是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确定118个试点城市开展医联体网格化管理试点。在2个省份和567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截至2019年底,全国组建城市医疗集团1408个,县域医疗共同体3346个,跨区域专科联盟3924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3542个,医联体牵头医院向基层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78万人次,较2018年末增长28.0%。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工作。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200多个地市实现区域内就诊“一卡通”。11个省份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全国设立530多家互联网医院,5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9100多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强化卫生健康数据信息安全防护。四是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全国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全国2398家三级公立医院顺利完成考核。我委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对国家监测指标进行分析,指导各地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推动三级公立医院查找服务和管理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理顺配套制度机制,优化外部配套政策调节作用的建议。
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杠杆。一是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19〕28号)明确提出督促指导各地建立有利于理顺比价关系、优化收入结构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医改发〔2019〕3号)要求各地抓住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等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的窗口期,加大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力度。目前,各地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思路,加快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康复和中医等医疗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分级诊疗、费用控制等政策的相互衔接。二是引导医保资金保障分级诊疗制度。在医保定点机构管理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国定点医疗机构近20万家,其中社区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级医院及以下)占比超过84%,医保部门还明确规定参保人员必须选择1—2家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就诊医疗机构。在医保支付政策方面,城乡居民医保普遍开展门诊统筹,主要保障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多发病、常见病的门诊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在50%左右。在此基础上,将在门诊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的慢性病或特殊疾病医疗费用,参照住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支付办法。医保部门还通过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中型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推动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目标。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20〕25号)要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医保支付政策等重点环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0年9月14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