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毒,也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或水过多,是由于体内水分摄入过多或者排出障碍导致的一种病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水分相对过剩,会导致血液被稀释,进而引起血钠浓度下降(即出现低钠血症),同时血容量也会有所增加。
具体来说:
- 血钠浓度降低:因为过量的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会使原本存在于血液中的电解质(包括钠离子)浓度相对减少。由于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其浓度变化对渗透压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血钠水平下降会导致低渗状态。
- 血容量增加:当摄入过多水分时,肾脏无法及时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这些额外的水分会滞留在血液循环系统内,从而导致总体血容量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水中毒的情况下,应谨慎调整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快纠正低钠血症以防止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关资讯
- · 水中毒时,血钠浓度和血容量有何改变?
- ·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如何变化?
- · 【正确率48.84%】2023临床助理医师二模考题:血钠浓度判定
- · 2023临床助理医师二试考点提前背: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判断标准
- · 2023临床助理医师【正确率46.99%】模考题:医学伦理要求判断
- ·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代谢、内分泌系统考点
- ·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代谢、内分泌系统考点及试题
- · 202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二试考试“微生物学”历年考点练习题必考知识点汇总
- ·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代谢内分泌系统考点“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 ·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笔试考试常考知识点与试题练习“水和钠的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