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衰竭的分期主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确定,这是评估肾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由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制定的“肾脏疾病饮食修正研究”(MDRD)公式或CKD-EPI方程来估算GFR,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期。慢性肾衰竭分为5期:
1.第1期:肾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微下降,GFR≥90ml/min/1.73m²,但存在肾脏损伤的证据(如蛋白尿)。
2.第2期:轻度下降,GFR 60-89 ml/min/1.73m²,并有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表现。
3.第3期:中度下降,GFR 30-59 ml/min/1.73m²。此阶段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贫血等并发症。
4.第4期:重度下降,GFR 15-29 ml/min/1.73m²。此时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会更加明显。
5.第5期:终末期肾病(ESRD),GFR<15ml/min/1.73m²或需要透析治疗。
每个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及预防措施。
相关资讯
- · 慢性肾衰竭分期依据是什么?
- · 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需注意什么?
- · 2023临床助理医师二试高频考点<管型分类>表格记忆
- · 二试冲刺每日打卡:2023临床助理医师二试高频考点<慢性肾脏病分期>
- · 考生必看:2023年临床助理医师高分科目《泌尿系统》分值占比&考点&命题一次看全!
- · 2022年临床助理医师笔试《泌尿系统》星级考点(19个)
- · 临床助理医师《泌尿系统》考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 · 肾小球疾病概述知识点+经典例题-临床助理医师备战资料
- · 2022年临床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泌尿系统》考生重点记忆40条
-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病毒性肝炎:乙肝抗原抗体核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