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02月07日 19:00-21:00
详情
02月08日 09:00-21:00
详情
修复后出现疼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对疼痛的原因进行准确判断。通常情况下,修复后疼痛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1. 适应性疼痛:这是指患者在接受牙齿修复术后,由于牙髓对外界刺激敏感而产生的短暂疼痛感,一般在几天内会自行缓解。对于这种类型的疼痛,可以建议患者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等,并注意口腔卫生。
2. 咬合高点导致的疼痛:如果修复体(如冠、桥)与对颌牙齿接触时存在高点,可能会造成咬合不适或疼痛。这时需要及时就诊,请医生检查并适当调磨修复体,以达到正确的咬合关系。
3. 牙髓炎引起的疼痛:若牙齿在修复前已经存在隐匿性龋病或者牙髓受到损伤而未被发现,在修复后可能因炎症反应加剧而导致剧烈疼痛。对于此类情况,应尽快就医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必要时需进行根管治疗。
4. 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或有微渗漏:如果修复体与牙齿之间的接口处不够紧密,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引发继发性龋齿或者牙周问题,进而引起疼痛。这种情况下需要医生重新评估修复体的适应情况,并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新的修复材料。
5. 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而感到不适或轻微疼痛。对此类患者除了给予心理支持外,还需要仔细检查排除其他物理性原因。
总之,在处理修复后疼痛时,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疼痛持续不减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内部资料 2025年医师资格《领学启航宝典》
预估分值明确“发力点”
重难点精编考点“标红”
结合知识点测评“练一练”
包含:
(1)2025医师资格学霸养成计划
(2)2025医师资格各系统考点精编
(3)2025医师资格入学测试50题
扫码立即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