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给家庭医生守护健康的“实权”相信是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的事情,为帮助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在社区推行延伸处方,让家庭医生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首诊、转诊的重要作用,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很多慢性病人都有体会,一些常吃的药品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买不到,必须到离家远的大医院才能配齐。不久前,上海市宣布,今年内将在全市所有社区推行延伸处方,慢性病人在家门口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也能配到大医院的处方药。
原本,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根据执业范围来配备使用药品。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用药范围较宽,仅医保目录内药品就多达2000多种。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药品,往往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药物,一般只有三四百种。很多病人用惯了的药品,尤其是进口药,社区没有配备,只能挤到大医院去买。此外,大多数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没有相应科室,无法准确诊断,需要到大医院开处方、买药,并定期回医院检查、调药。医院门诊因此经常是水泄不通,患者和家属也非常苦恼。
2015年起,上海开始推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其中包括了延伸处方制度,凡是由社区医生转到上级医院就医的慢性病签约居民,在大医院得到的处方即使不在基层药物目录之内,也可由社区医生直接开方,由物流配送到社区或居民家中。小小一个延伸处方,不仅方便了患者,更强力支撑了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让家庭医生有了“实权”,可以对接整个医疗体系资源服务于病人的需求,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家庭医生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一环。他们的职责包括,掌握签约慢性病居民全面的体检、诊疗、用药情况等,并利用处方权、咨询、健康教育等手段守护居民健康。因此,让家庭医生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首诊、转诊的重要作用,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去维护居民健康,更有效地应对病人的全方位困扰。这是目前世界公认应对慢性病挑战花钱最少、效果最好的办法之一。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合格的全科医生少,普遍水平不高,难以得到居民的信任。再加上大医院也不愿意失去病源,与社区、基层卫生院医保报销差距不大,一些地方的家庭医生签约只有“空架子”。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是让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实际运转起来。
上海是全国最早对全科医生进行规培的地区,6年前开始探索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推出了齐全而有力的配套制度,包括上级医院对家庭医生的资源与技术支撑、考核与引导机制,对社区药品政策的调整创新,强化医疗机构间服务价格、医保的联动机制等,“三医”联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目前来看,效果不错。上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人次超过70%,人均就诊频次比上年同期下降,不必要的诊疗频次初步得到控制。当然,人们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大医院的改革配合、分级诊疗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去完善。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向大卫生、大健康观念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正是践行上述理念的根基。给家庭医生配套联动的政策支撑,赋予他们管理健康的权力和动力,才能把健康中国的根基扎牢,以效益更高的方式去守护人民健康。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人民日报:给家庭医生守护健康的“实权”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