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护士实习岗前教育的效果评价,你若您想了解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请仔细阅读全文,您会知道,护理实习生岗前教育的效果评价师怎样的。具体如下:
[摘要]评估职业防护知识岗前教育对医学实习生的认知影响。方法将358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n=200)和对照组(n=158),试验组在岗前教育时进行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培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培训。比较两组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差异。结果试验组实习生对职业暴露概念、标准预防内涵、手卫生方法、防护用具的作用及正确使用、锐器伤的处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评估与阻断治疗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防护岗前强化教育是帮助医学实习生迅速提高职业防护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预防职业暴露至关重要。
医学实习生(以下简称实习生)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常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中。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国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1.2亿[1];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在我国快速增长,艾滋病病毒感染已从高危人群扩散到一般人群[2]。医务工作者(包括实习生)频繁接触这些患者的血液、体液等,面临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威胁。由于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展系统的职业防护课程,医习生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认知不足[3],增加了实习生职业感染的风险。本院于实习生进入临床前,对实习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岗前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7月进入临床的实习生358名,包括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其中本科学历102名、专科学历237名、中专学历19名。
1.2方法
将358名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n=200)和对照组(n=158),试验组在岗前教育时进行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培训;对照组不进行职业防护培训。自行设计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表,于试验组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分地点同时进行调查,调查时经专人讲解问卷目的和填写要求,调查内容分为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包括职业暴露概念、标准预防原则、手卫生方法、防护用具作用及正确使用、锐器伤的处理、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评估与阻断治疗)两方面,被调查者以选择题形式回答问题。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实习生对职业防护(职业暴露概念、标准预防内涵、手卫生方法、防护用具的作用及正确使用、锐器伤的处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评估与阻断治疗)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血源性疾病传播途径的认知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医学生尽管已经接受多年的医学理论知识教育,但医学院校没有专门开设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也缺乏系统的教材,在校期间学习的职业防护知识不完善,对防护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不全,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低[5]。实习生因此面临巨大的职业感染风险。如果让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的实习生直接进入临床,无疑是对学生健康与安全的不负责。
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吴莉等[6]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健康教育调查显示,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总体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岗前教育是教学医院对实习生培训常采用的方法,本研究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对试验组进行职业防护教育,讲解普遍预防、标准预防,进行何种操作需要戴手套,怎样认识口罩和佩戴口罩,怎样防止锐器伤害,锐器伤害后如何处理等,讲解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帮助实习生迅速提升职业防护能力,以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风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试验组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的综合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90%以上的实习生能正确掌握职业防护措施,发生职业暴露知道正确处理;对照组实习生掌握的相关知识不系统、不完整,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发生暴露不知正确处理,提示实习生从学校获得的职业防护知识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此可见,职业防护岗前教育可以快速提高实习生的职业防护能力。
岗前教育是实习生提高自身防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医院可以通过岗前教育形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对即将走上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而言,上岗前规范化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显得尤其重要。医院在增强实习生个人防护意识的同时,还应该为实习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和设施,加强对实习生乙肝疫苗的接种。只有这样,实习生才能理论联系实践,较好执行职业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