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要点小结”有关资料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复习《医学心理学》这部分考点有帮助。
(一)原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和其他许多因素相关的、但确切病因尚未明确的、以慢性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2.心理社会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
(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结构变化、生活事件、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可引起高血压。
(2)情绪因素:强烈的焦虑、恐惧、愤怒和敌意情绪均可引起血压升高。
(3)不良行为因素:与高钠饮食、超重、肥胖、缺少运动、大量吸烟、酗酒、鼾症、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4)人格特征:焦虑情绪反应和心理矛盾的压抑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病主要心理因素。高血压病人中, A型行为占63.6%。
(二)冠心病
1.冠心病的概念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2.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
(1)情绪因素:急剧情绪变化或痛苦的反应可引起猝死,多为心肌梗死。
(2)个性心理特征
(3)社会环境因素:冠心病发病率西方国家高于东方国家,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
(4)行为因素: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外,还包括吸烟、缺乏运动、过食和肥胖及对社会适应不良等。
(三)癌症
1.癌症的概念 癌症是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发生持续性异常增生(繁殖)所形成的新的生长物或新生物。
2.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
(1)生活事件与癌症:尤以家庭不幸等方面的事件,例如丧偶、近亲死亡、离婚等为显著。
(2)应对、情绪反应与癌症的发生:不善于宣泄生活事件造成的负性情绪体验者,即习惯于采用克己、压抑的应对方式者,其癌症发生率较高。
(3)个性特征与癌症的发生:
共有的心理特征为不善于表达和宣泄焦虑情绪、抑郁,尤其是竭力压制本该发泄的愤怒情绪。 C型行为。
(4)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展:
具有以下一些心理行为特点的癌症病人,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①能始终抱有希望和信心;②能及时表达或发泄自己的负性情感;③能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和有快乐感的活动;④能与周围人保持密切联系。相反,消极的心理行为反应则加速癌症的恶化过程。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编辑推荐:
“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要点小结”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搜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祝大家都取得好成绩,顺利通过考试!
- · 【重点梳理】2023年公卫医师备考《医学心理学》科目重难点梳理
- · 【考点: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研究表明,具有C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
- · 202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第三单元综合测评76~80题含解析
- · 如何免费获取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精选课程?
- · 水平测试50题!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第一单元A1型题
- · 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课程“医学心理学-总论”基础学习班讲义
- · 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理健康”高频考点速记
- · 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高频考点速记: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 · 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科目:医学心理学总论-叶冬老师课程讲义
-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心理学》精选课讲义——常见的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