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儿科学中,治疗小儿咳嗽常用的中药有多种,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选择。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药物:
1. 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
2. 杏仁:性温,味甘、微苦。能润肺下气、止咳平喘。
3. 陈皮:性温,味辛苦。主要作用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4. 百部:性微温,味甘、苦。用于治疗风寒咳嗽,有较好的止咳效果。
5. 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在小儿咳嗽伴有消化不良时常用。
6. 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对于因外感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 桑叶:性凉,味甘苦。能够疏散风热,润肺止咳。
8. 薄荷:性凉,味辛。发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9. 川贝母: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效果,在治疗小儿燥咳方面尤为适用。
10. 桃仁:性平,味苦甘。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对某些类型的咳嗽也有辅助疗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开具合适的方剂,并可能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拔罐等综合施治。家长应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1. 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
2. 杏仁:性温,味甘、微苦。能润肺下气、止咳平喘。
3. 陈皮:性温,味辛苦。主要作用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4. 百部:性微温,味甘、苦。用于治疗风寒咳嗽,有较好的止咳效果。
5. 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在小儿咳嗽伴有消化不良时常用。
6. 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对于因外感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 桑叶:性凉,味甘苦。能够疏散风热,润肺止咳。
8. 薄荷:性凉,味辛。发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9. 川贝母: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效果,在治疗小儿燥咳方面尤为适用。
10. 桃仁:性平,味苦甘。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对某些类型的咳嗽也有辅助疗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开具合适的方剂,并可能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拔罐等综合施治。家长应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学员讨论(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