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发热中热型与临床意义考点”相关内容,相信参加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都关注,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诊断学基础】发热-热型与临床意义
热型与临床意义:
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达数日或数周。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编辑推荐:
以上为“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发热中热型与临床意义考点”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相关资讯
- · 2020年中医助理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30条高频考点汇总
- · “咯血的量及性质”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
- ·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3个精华考点
-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艾滋病”6个必背考点
- · “咯血的性质、量及伴随症状”2020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咳嗽与咯痰考点+考试题
- · 中医助理医师笔试西诊考试题:热型与临床意义
- · 中医助理医师2020考试易错点: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 · 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 《内科学》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