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得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中医专长医师证”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得神
(1)临床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不露,表情自然,两目灵活,明亮有神,反应灵敏,活动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2)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者的表现。若有病,则提示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二)失神
1.精亏神衰
(1)临床表现:精神萎靡,甚则意识模糊,语声低微,面色无华,晦暗暴露,两目晦暗,呆滞无光,反应迟钝,动作艰难,呼吸气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骨枯肉脱,手撒尿遗。
(2)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
(1)临床表现:壮热烦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谵语,循衣模床,撮空理线,或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2)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机能严重障碍,多见于急性病人,病情较重。
(三)假神
久病、重病之人,已经处于失神状态,却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
(1)临床表现: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或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本为面色晦暗,却一时出现两颧泛红如妆;本为目光晦滞,突然目光转亮而外露;原本身重难动,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及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饮食增多,甚者暴食等。
(2)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是重病病人临终前的预兆。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上文内容“得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中医专长医师证”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