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11月6日 19:00-21:00
详情中医执业医师备考开始了,“中医执业医师精华考点“厌食、积滞、疳证的病位、治法方药””的内容是精华考点,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厌食、积滞、疳证
1.厌食的病位在脾胃,治疗以运脾开胃为基本原则。
2.厌食辨证论治:
脾失健运证——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方药: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脾胃阴虚证——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方药:养胃增液汤、益胃汤。
3.积滞的病位在脾胃,治疗以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为基本原则。
4.积滞辨证论治:
乳食内积证——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方药:乳积者,选消乳丸;食积者,选保和丸。
脾虚夹积证——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方药:健脾丸。
5.疳证的病因病机:干疳及疳积重症阶段,因脾胃虚衰,生化乏源,气血亏耗,诸脏失养,必累及其他脏腑,出现各种兼证。若脾病及肝,肝失所养,肝阴不足,不能上承于目,而见视物不清,夜盲目翳者,则为“眼疳”;脾病及心,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而见口舌生疮者,称为“口疳”;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气受损,卫外不固,易于外感,而见咳嗽、潮热者,称为“肺疳”;脾病及肾,肾精不足,骨失所养,久致骨骼畸形者,称为“骨疳”;脾虚不运,气不化水,水湿泛滥,则为“疳肿胀”。
疳证的病位在脾胃,治疗原则以健运脾胃为主。
6.疳证辨证论治:
(1)常证
疳气证——治法:调脾健运;方药:资生健脾丸。
疳积证——治法:消积理脾;方药:肥儿丸。
干疳证——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
(2)兼证
眼疳证——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方药:石斛夜光丸。
口疳证——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方药:泻心导赤散。
疳肿胀证——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消肿;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7.临床特点
疳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种年龄均可罹患,临床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
厌食:长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厌恶进食为主证,无明显消瘦,精神尚好,病在脾胃,不涉及他脏,一般预后良好。以1——6岁小儿多见。
积滞: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为特征,与疳证以形体消瘦为特征有明显区别。但两者也有密切联系,若积久不消,影响水谷精微化生,致形体日渐消瘦,可转化为疳证。积滞以婴幼儿多见。
疰夏为夏季季节性疾病,有“春夏剧,秋冬瘥”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除食欲不振外,可见精神倦怠,大便不调,或有发热等症。此部分内容可以多种题型考查。
一、A1型选择题
1.治疗积滞乳食内积证的首选方是
A.健脾丸
B.七味白术散
C.枳实导滞丸
D.肥儿丸或疳积散
E.消乳丸或保和丸
2.脾病及肾,肾精不足,骨失所养,久致骨骼畸形者,称为
A.口疳
B.干疳
C.肾疳
D.骨疳
E.肺疳
二、A2型选择题
1.患儿,3岁,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肚腹膨胀,毛发稀疏结穗,性情烦躁,夜卧不宁,伴有吮指磨牙,食欲不振,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肥儿丸
B.石斛夜光丸
C.泻心导赤散
D.防己黄芪汤
E.参苓白术散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E。积滞乳食内积证。
证候: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代表方剂:乳积者,选消乳丸;食积者,选保和丸。
2.【答案及解析】D。脾病及肾,肾精不足,骨失所养,久致骨骼畸形者,称为“骨疳”。
二、A2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疳积证的证候: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毛发稀疏结穗,性情烦躁,夜卧不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动作异常,食欲不振,或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
治法:消积理脾。
代表方剂:肥儿丸。
以上关于“中医执业医师精华考点“厌食、积滞、疳证的病位、治法方药””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新闻政策、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