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北京正保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版本:8.7.0

安卓版本:8.7.0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_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实时推送
Yishimed66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_微信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免费直播,订阅提醒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考试指导老师
考试指导老师
备考规划,专属指导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
正保医学教育网_官方抖音号
官方抖音号
分享更多医考日常
抖音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技能全能包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二试”考前必背考点100条(51-75)

2020-11-09 17:06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字体: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二试”考前必背考点100条(51-75)”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51.逍遥散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52.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53.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夜甚,神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隐隐,脉细数,舌而干。

54.清营汤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淸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

55.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原著本方无用量)

(速记: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

56.龙胆泻肝汤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57.龙胆泻肝汤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瘘,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58.清胃散组成:生地黄、当归、牡丹皮、黄连、黄连、升麻

(速记:生母当皇帝。)

59.清胃散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

60.芍药汤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

(速记:草官要秦香莲当大兵。)

61.芍药汤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62.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63.芍药汤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耗伤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体现“调气则后重自除”之义。四药相配,调气和血,共为臣药。

64.芍药汤中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

65.理中丸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㿠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霍乱等。

66.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兼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舌淡苔白,脉细弦。

67.四逆汤主治: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者。

68.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69.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急痛大便不解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70.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炒甘草、白术、山药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莲,甘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71.参苓白术散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72.参苓白术散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亦可用治肺脾气虚,痰湿咳嗽

73.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歌: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柴升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74.补中益气汤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75.补中益气汤主治: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脉虚软。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舌淡,脉

(3)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相关推荐: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考前必背考点100条(1-25)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二试考前必背考点100条(26-50)

以上关于“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二试”考前必背考点100条(51-75)”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新闻政策、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题库小程序

  • 距2025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还有?
医师资格公众号
关注考试动态
发布考情动态
考试复习指导
免费1V1咨询考试条件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 辅导课程
2024中医医师入学摸底测试解析

张钰琪老师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医考报名后如何安排复习时间

张钰琪老师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5年备考方案,供你选!
精品题库
  • 密题库
  • 题库小程序
  • 医考爱打卡
中医执业医师密题库
上千道典型习题
仿真密卷 3
仿真历年考点题
专业题目解析
原价:¥199
复购¥159.2
查看详情
医学题库小程序
正保医学题库

· 每日一练 巩固提升

· 仿真试卷 实战演练

· 组队刷题 互相激励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医考爱打卡
医考爱打卡

· 每天一个知识点

· 配套精选练习题

· 随时记录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学习社区
  • 备考交流
  • 微信
  • 视频号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共同进步!
寻找学习搭子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