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经病考点汇总3”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生必备考点”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1.经行乳房胀痛的发生与肝、胃、肾密切关系。
辨证论治:
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络;方药:逍遥散加减。
肝肾亏虚证——治法:滋肾养肝,和胃通络;方药: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减。
胃虚痰滞证——治法:健胃祛痰,活血止痛;方药:四物汤合二陈汤去甘草。
2.经行吐衄亦有“倒经”、“逆经”之称。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代偿性月经”。
经行吐衄辨证论治:
肝经郁火证——治法:清肝调经;方药: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证——治法:滋阴养肺;方药:顺经汤或加味麦门冬汤。
3.经行头痛辨证论治:
肝火证——治法:清热平肝息风;方药:羚角钩藤汤。
血瘀证——治法:化瘀通络;方药:通窍活血汤。
痰湿中阻证——治法:燥湿化痰,通络止痛;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葛根、丹参。
血虚证——治法:养血益气;方药: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4.经行感冒辨证论治:
风寒证——治法:解表散寒,和血调经;方药:荆穗四物汤。
风热证——治法: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方药:桑菊饮加当归、川芎。
邪入少阳证——治法:和解表里;方药:小柴胡汤。
5.经行身痛辨证论治:
血虚——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方药:当归补血汤加减。
血瘀证——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方药:趁痛散。
6.经行泄泻辨证论治:
脾虚证——治法:健脾渗湿,理气调经;方药:参苓白术散。
肾虚证——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方药:健固汤合四神丸。
7.经行浮肿辨证论治: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方药: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行滞,养血调经;方药: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
8.经行情志异常辨证论治:
心血不足证——治法:补血养心,安神定志;方药: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加减。
肝经郁热证——治法:清肝泄热,解郁安神;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痰火上扰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生铁落饮加减。
9.经行口糜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口、舌,而舌为心之苗,口为胃之门户,故其病机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
经行口糜的辨证论治:
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汤或上下相资汤。
胃热熏蒸证——治法:清胃泄热;方药:凉膈散。
10.经行风疹块辨证论治:
血虚证——治法:养血祛风;方药:当归饮子。
风热证——治法:疏风清热;方药:消风散。
11.经行发热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证——治法:滋养肝肾,育阴清热;方药:蒿芩地丹四物汤。
血气虚弱证——治法:补益血气,甘温除热;方药:补中益气汤。
瘀热壅阻证——治法:化瘀清热;方药:血府逐瘀汤加丹皮。
12.绝经前后诸证辨证论治:
肾阴虚证——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
肾阳虚证——治法:温肾扶阳;方药:右归丸加减。
肾阴阳俱虚证——治法:阴阳双补;方药: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
心肾不交证——治法:滋阴补血,养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
13.经断复来指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及1年以上,又再次出现子宫出血。
经断复来辨证论治:
脾虚肝郁证——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方药:安老汤。
肾阴虚证——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止血凉血;方药:易黄汤加减。
血热证——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益阴煎加减。
湿毒瘀结证——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方药: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小编推荐:
以上关于““月经病考点汇总3”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生必备考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进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常见考点: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 ·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备考知识点:针灸学“足少阴肾经、腧穴”
- ·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病案分析【妇科疾病-带下病】练习题
- · 正确率只有30%的题,是什么神仙题?2月9日19:30唐飞老师直播解读!
- · 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23年第8期
- · 张钰琪女神喊话中医考生:2023年医师备考我准备就绪,你准备好了吗?
- · 口袋速记|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科目知识点速记:足阳明胃经、腧穴
- · 中医诊断学:肾与膀胱病辨证——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常见考点速记
- ·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常见考点速记:【针灸学】足阳明胃经、腧穴
- · 2022年《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月经病知识点: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