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慢性盆腔炎的病机、临床表现和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慢性盆腔炎的病机: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
病机主要是经行产后,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反复进退,缠绵难愈。
病因: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甚至不孕。
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
(1)湿热瘀结证: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2)气滞血瘀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行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3)寒湿凝滞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缓,经行错后,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
(4)气虚血瘀证: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黯红,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方药:理冲汤。
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妇科杂病“癥瘕”的定义、病因和辨证论治
以上关于“慢性盆腔炎的病机、临床表现和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进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 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治疗首选——中医执业医师A1型练习题
- · “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治疗首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练习题
- · 2022年《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妇科杂病知识点——盆腔炎
- · 2021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妇科学》(41-50)
- ·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癥瘕的辨证论治
- · 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
- · 癥瘕、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小结
- · “人工流产和绝育手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妇科考点
- · 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癥瘕、盆腔炎的辨证论治
- ·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生入学测评50题(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