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备考开始了,“2020中医执业医师易错点:产后血晕的急症处理方法”的内容是精华考点,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产后血晕
一、定义: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可与西医“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互参。
二、病机:
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多由阴血暴亡,心神失守而发;实者多因瘀血上攻,扰乱心神所致。
三、鉴别诊断
1、产后郁冒
虽都可见眩晕症状,但产后郁冒是因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而产后血晕则多由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急,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时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则昏迷不醒为其特点。
2、产后痉病
口噤不开为二病的相似之处,但产后痉病多由产时创伤,感染邪毒,或产后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所致,其发病时间较产后血晕缓慢,其症状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二者易于鉴别。
3、产后子痫
虽都可见神志不清,但产后子痫除了产前有头晕目眩、头面及四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症状,可与产后血晕相鉴别。
四、急症处理
产后血晕无论虚实都属危急重证,应予以高危重视,查明原因,积极进行中西药结合抢救,以免延误病情,危及产妇生命。中医治疗本病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当产后血晕发生休克时,应首先抗休克,促其复苏,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
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3.丽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以上关于“2020中医执业医师易错点:产后血晕的急症处理方法”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新闻政策、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 · 2023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冲刺拿分科目:中医妇科学重难点梳理
- ·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科目重难点梳理
- ·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科目星标重难点!
- · 星标重难点!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科目重难点梳理
- · 口袋笔试|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科目知识点速记:督脉、腧穴
- · 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练习题
- ·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常见考点速记:【针灸学】督脉、腧穴
- · 中医执业医师“一年两试” 每日考点练习20题
- · 2021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妇科学》(41-50)
- · 中医执业医师2021综合笔试易错题整理《中医妇科学》(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