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APP二维码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卫生资格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 医学教育网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精华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经络学说临床应用-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资料

2015-08-18 16:44 医学教育网
|

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内容经络学说临床应用如下,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气滞血瘀症,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刺痛拒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卫生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预计还有

考试时间:
预计2020年5月23日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护士免费资料领取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热点推荐
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辅导课 全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