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执业医师2020年中药学考试大纲新增桂枝考点内容,所以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中西医执业医师2020年中药学考试大纲新增桂枝考点内容如下:
【中药名】桂枝 guizhi
【别名】桂尖、桂枝尖、嫩桂枝、柳桂。
【英文名】Cmnamomi Mmulus
【药用部位】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10——15米,主干较通直,树干及老枝树皮深灰褐色,幼枝略呈四棱形,被褐色茸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全缘,表面光亮绿色,背面灰绿色,被疏生细柔毛,离基3出脉,主脉及侧脉显著;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黄绿色;花被管6裂,裂片与花被管约等长;发育雄蕊9,3轮,与花冠等长,第3轮花丝有2腺体;雌蕊稍短于雄蕊,子房1室。核果紫黑色,椭圆形,内藏种子1枚,果下有宿存花被,边缘有锯齿而呈浅杯状。种子长卵形,紫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多栽培于沙土及斜坡山地。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采收加工】3——7月剪取嫩枝,鲜时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厘米,粗端直径0.3——1厘米。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毫米,断面皮部红棕色,木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发表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属辛温解表药。
【用法用量】用量3——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用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药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中枢系统,具有解热镇痛、镇静及抗惊厥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的作用;能使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增加,还具有抗过敏、抗凝血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另含苯甲酸苄酯、乙酸肉桂酯、β-荜澄茄烯、菖蒲烯、香豆精等成分。
【使用禁忌】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症禁用,孕妇及血热妄行者不宜使用。
【配伍药方】①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皮)90克,甘草(炙)60克,生姜(切)90克。大枣(擘)十二枚。水七升,煮取三升。(《伤寒论》桂枝去芍药汤)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桂枝(去皮)120克,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生姜(切)90克,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6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③治妇人有孕,伤寒脉浮,头重,腹中切痛:桂枝、芍药、当归各30克。上锉细,每服30克,水煎服。(《济阴纲目》桂枝芍药当归汤)
④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桂枝(去皮)120克,甘草(炙)60克。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桂枝甘草汤)
⑤治冻疮:桂枝60克,加清水1000毫升,武火煎煮,煮沸10分钟取下,盆装候温(以患者能忍受,不烫伤皮肤为度,药渣保留,以便下次连同1日汤液复煎使用),即将患肢浸于药液中,边洗边对患处略加按摩。每次浸洗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新中医》增刊1980,(3):16]
相关考点:
以上分享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 · 变动巨变!2025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笔试官方教材变动情况说明
- · 病毒性心肌炎痰瘀阻络证治疗首选方是——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西医儿科学》习题
- · 治疗风热犯心型病毒性心肌炎的首选方剂是(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西医儿科学》习题)
- · 2024年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科目35分分值如何拿到手?
- · 小青龙汤主治——2024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习题
- · 银翘散的组成——2024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
- · 桂枝汤的组成药物除桂枝、生姜、大枣外,其余的药物是——2024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
- · 桂枝汤中外可解肌发表,内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配伍是——2024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
- · 【中医经典】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典型练习题—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治宜
-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经典》每日一练—原文“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