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下病病因病机是什么?临床常见分型是哪些?是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笔试考试会遇到的考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供考生朋友们参考。
带下病以带下增多为主要症状,临床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诊治。西医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肿瘤等均可见带下量多,应明确诊断后按带下病辨证施治,必要时应进行妇科检查及排癌检查,避免贻误病情。
带下病以湿邪为患,故其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而且常并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瘕等疾病,是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应予重视。
[带下病病因病机]
主要病因是湿邪,如《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症。”湿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之湿邪,如经期涉水淋雨,感受寒湿,或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毒邪气乘虚内侵胞宫,以致任脉损伤,带脉失约,引起带下病。内湿的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湿内停,又关门不固,精液下滑:素体阴虚,感受湿热之邪,伤及任带。总之,带下病系湿邪为患,而脾肾功能失常又是发病的内在条件;病位主要在前阴、胞宫;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带下病的核心机理。《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临床常见分型有脾阳虚、肾阳虚、阴虚挟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五种。
一、脾阳虚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运化失职,湿浊停聚,流注下焦,伤及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带下病。
二、肾阳虚
素禀肾虚,或恣情纵欲,肾阳虚损,气化失常,水湿内停,下注冲任,损及任带,而致带下病。若肾阳虚损,精关不固,精液滑脱,也致带下病。
三、阴虚挟湿
素禀阴虚,相火偏旺,阴虚失守,下焦感受湿热之邪,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为带下病。
四、湿热下注
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热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成带下病。
五、湿毒蕴结
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忽视卫生,或房室不禁,或手术损伤,以致感染湿毒,损伤仔带,约固无力,而成带下病。
以上关于“带下病病因病机是什么?临床常见分型是哪些?”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西医执业医师栏目!
- · 【变动】2025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综合笔试新版大纲变动出炉!
- · 2024《中西医妇产科学》科目(中西医执业医师)重难点梳理
- · 考题突出侧重临床的方向?2024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科目这样学更有效!
- · 2022年《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脏腑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
- · 202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随手练】精选考点7—9
- · 2021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前刷题《中医妇科学》(31-40)
-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科目特点及冲刺复习要点
- · 2021年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冲刺模考卷(50题含解析+各题型)
- · 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经典考题冲刺演练50题含解析
- · 考前必看!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西医妇科学各章节重难点梳理星级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