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的哲学含义/医学含义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如下: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所以,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水之间的关系。
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方面:肺主气,脾益气,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水谷精气,±输于肺,两者结合化为宗气(后天之气)。宗气是全身之气的主要物质基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但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必赖肺气的宣降才能敷布全身。肺在生理活动中所需要的津气,又要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故脾能助肺益气。因此,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总之,肺司呼吸和脾主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之盛衰有密切关系。
2.水液代谢方面: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为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
人体的津液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输膀胱。脾之运化水湿赖肺气宣降的协助,而肺之宣降靠脾之运化以资助。脾肺两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过程。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而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肺失宣降而喘咳。其病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反之,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
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常表现为脾肺两虚、痰湿阻肺之候等。
- · 2023中西医执业医师考点中医基础理论六淫共同致病特点【易混淆点】
- · 《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气——中西医执业医师A1型练习题
- · 针灸歌诀速记——中西医执业医师《针灸学》歌诀:特定穴-络穴
- · 五行学说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知识点
- · 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诊断学望诊知识点:嗅气味——口气异常
- · 2022年《中医儿科学》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肾系病证知识点【遗尿】
- · 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特定穴-络穴”歌诀速记
- · 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经典》科目考点速记1-10条
- · 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练习题:【中医基础理论】科目21-25条
- · 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笔试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科目考题练习11-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