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床中,当提到肝功能损害时,“四高一低”是指血清中的某些指标出现异常变化。具体来说:
1.总胆红素(TBIL)升高:肝脏是主要负责处理和排泄体内产生的胆红素的器官。如果肝脏受损,其处理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进而引起总胆红素水平上升。
2.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谷丙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内的酶,在肝细胞损伤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其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肝脏受损的程度。
3.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与谷丙转氨酶类似,谷草转氨酶也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肝脏中。当这些组织受到损害时,AST会被释放入血流,导致血液中的AST浓度上升。
4.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这种酶在肝胆系统疾病、骨骼生长或某些代谢障碍中水平会升高。虽然它不是特异性地指示肝损伤的标志物,但在评估肝脏健康时仍然重要。
“一低”指的是:
- 白蛋白(Albumin)降低: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和运输多种物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其合成能力下降,导致血清中的白蛋白水平减少。
这五个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肝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肝病患者都会表现出“四高一低”的特征,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