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毕业起,我每年都参加了考博,不过第一年报的是本校的,复试没通过。学校挂靠烧伤博士点,外科系统只录取五名(包括解剖,生理等基础专业)。第二年,报考了复旦,复试没通过。今年再报同一导师,幸运的结束了考博生活。下面就复旦考博经历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参考。
1选择学校。对刚开始考博的我,没有考虑选择学校的问题。毕竟第一次很多东西都不会考虑。但回顾下,还是得考虑。对于一个有家庭有小孩的考生来讲,最好是选择离家乡近的或是火车方便的城市。太远,回家很不方便,将来就苦了。复旦大学是名校,一直是我向往的,对她很感兴趣,所以目标明确,奋斗也就有了动力,作到有的放矢。
2分析学校的招生简章,作到知己知彼。复旦大学的招生简章以及对博士录取的要求与众不同,初试只考英语,然后综合评审,综合材料包括科研经历/课题/发表的文章/学习经历等等占据60%,英语成绩占40%.而英语是自主命题,不考听力。所以对我这个听力不好的考生来讲还是适合的。在这里,要提的就是自己分析下,除了英语外,有其他砝码或资本来提高你的竞争力吗?我06年曾在日本留学了一年,发了一篇SCI,还有国内普通杂志上发了几篇文章。有过科研经历,自己也有两个省及课题。当然,对应届生可能不会要求那摸多,其他方面好的话没有发好文章也有可能录取的,所以不必灰心。但对于一个工作了几年的同志来讲,单纯英语好的话不见得会录取。个人觉得你这几年没有进步,没有文章也没有课题,导师看不到你追求上进的精神风貌或是培养的潜力。今年我也选择了中南大学,也上线了,但放弃了复试。对那里的导师也很敬佩和崇拜,学校离家乡也近,英语也不考听力。网上报名时需要上传博士科研计划书,所以大家要提前考虑这个问题,并撰写好计划书(也就是自己想个课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很重要的,临时来搞可能来不及,也是考评是否有复试资格打分的一个重要项目。
3备考。专业上自己平时看看。英语备考还是很要时间的。复旦的英语还是很难的,去年我考完后头痛,单词太多不认识的了,四个选项没有一个认识的,不过成绩出我意料,58分。今年看了马思德星火考研词汇,做了往年真题,感觉好多了,66分。另外,主观题分量重(书面表达和中翻译英文的一段),占40%,所以平时我也练练手,有空写写句子,或是英语写日记,或根据其他学校考博英语真题练写书面表达。自己觉得考试写起来还顺手,考试时间也正好够。除了英语,那就是平时有空写写文章或学着申报课题,校级课题也可以,就当练手。为自己的竞争添加砝码早做准备。三流学校出身的同志更要准备,毕竟导师还是看好好学校毕业的同志的哦。
4联系导师。我开始对导师一无所知,也没有人帮我介绍。我通过网络对导师感兴趣,招生简章里会介绍导师的。第一次认识是我在苏州开年会上特意找到他的。在年会上,等他作完报告,这个会场结束时我走到导师跟前,对他说我考他的博士,简要介绍了自己。然后他说把我的简历发给他邮箱。受到我的信件后说欢迎报考。第二次就是初试,我考前去医院拜访了他。第三次就是复试,虽然复试与成功矢志交臂,但让导师认识了我,给我提了建议和不足,知道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第二次报考,我又在厦门开年会上找到他,说明想考他博士的心愿,他很欢迎,并安慰说你也很优秀,但由于名额有限,只能——。由于坚持,今年有幸录取了。另外一点,必须知道或熟悉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我是第一次失败后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
5复试复试有两阶段,一是在华山医院专业外语笔试(集中考试,各专业一样的题目),二是到相应的科室专业知识面试,开始要用英语对话,介绍自己或是有的评委用英文提问,所以平时最好练习下口语。专业上是中文回答。
6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怕失败,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我的硕士专业是解剖,工作在临床上。开始担心导师不收我这种非正规专业毕业的考生。但通过第一次复试后,让导师认识了自己,也帮助我该朝哪里努力。所以今年我又报考了同一导师,毕竟经过多次联系,导师也就熟悉了。不要今年考这里,明年考别的学校,又要重新认识一个人,相互是要一个过程的。除非自己觉得差距大,那就选择要求低点或是适合自己的其他学校报考。
7作好思想准备,义无返顾。如果作好了考博的思想准备,那就坚持走下去,坚定思想,奋斗不已。但要考虑好些事情,比如经济问题,家庭问题,还是晋升问题。如果经济困难,那就选择消费比较低的城市读书,如果家里走不开,需要照顾小孩等等,那就要等待,不能就难于安心读书毕业。历届的考生可能还有职称晋升等问题考虑。总之,作好了准备,就放手一博吧,亮出自己的宝剑去披荆斩棘!
以上是个人愚见,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价值。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