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机制」考点归纳!

2021-07-07 15:58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距离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越来越近,想必你的心情已经被焦虑所取代。为了帮助你拿下有把握考点,网校教学专家特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机制」考点归纳!”如下:

知识点: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指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其产生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使递质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后膜主要对Na+的通透性增大,发生净内向电流,从而引起后膜的局部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指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其产生机制是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递质门控氯通道开放,引起外向电流,结果引起后膜的局部超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钾通道的开放或钠通道和钙通道的关闭有关。

经典例题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静息电位

E.后电位

1.终板电位是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正确答案】C;C

【答案解析】终板电位是神经肌肉传递时在终板部位所看到的局部电位变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产生的电位。神经冲动传入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提高了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这促使膜外的钠离子迅速内流,造成膜内钠离子急剧增加,膜内电位高于膜外,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膜电位降低。是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的表现。属于局部电位。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推荐】

一张表巧记小脑幕切迹疝与枕骨大孔疝的鉴别(附经典例题)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2021临床执业医师考点+习题

临床执业医师笔试-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考前知识点归纳

2021临床执业医师笔试高频考点及习题: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机制」考点归纳!”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栏目。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