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1:00
详情关于专业师资精讲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高频考点汇总,相信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医学教育网编辑特撰文如下:
儿科学的复习分为三部分: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冲刺阶段。
1.首先要作好思想和复习准备
无论哪种考试,只要意识到重要性,重视了,才会全心全意投入到复习过程中。
系统复习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复习前将教材、笔记、复习资料准备好。对于教材应该适合医师考试教材,便于更有针对性复习。
2.基础阶段
根据教材逐章学习课程,注意在教材上做好笔记,划出重点,写下口诀、公式,细致学习,加深记忆。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归纳、对比、联系的方法来学习和记忆。
学完一章,适当做下题目,巩固学习的知识,适量为宜,切忌过早进入题海战术;此阶段还是要以基础学习为主,在整体掌握好所有知识之前,盲目做题,弊大于利。
儿科疾病考察知识点比较分散,几乎分散在各个章节,数值和公式较多,注意对比记忆。
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复习过后,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就会忘记。所以,要尽量加快复习速度,缩短复习周期,将所学的知识迅速地在脑中“过”几遍,反复刺激大脑皮质,强化记忆,以收到最佳效果。
3.提高阶段
题海战术是此阶段关键,做题覆盖的知识点要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要学会抓要点,抓重点,哪部分正确率低,然后重点复习哪部分知识点。
4.冲刺阶段
进入此阶段,查漏补缺,重点复习。我们应该开始系统做题,规定时间内完成模拟试卷,模拟考场思维和做题思路,为真正的考试提前进行演练,这样可以使得在考试中保持冷静清醒的状态,做到临危不乱。
当然除了好的学习计划外,还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自信心,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希望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借用名人一句话送给大家: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风湿热
风湿热是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执业和助理都是要求掌握的。
这段内容解释如下;
风湿热诊断,包括主要表现和次要表现,链球菌感染证据。主要表现和次要表现,对诊断比较有意义。主要表现: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P-R间期延长。考试中容易出现这两者鉴别;主要表现口诀:“五环星光下”“五——舞蹈病、环——环形红斑、星——心脏炎、光——关节炎、下——皮下小结”。
次要表现主要是一些症状或者实验室检查。关节炎和关节痛要注意区分,关节炎是主要表现,关节痛是次要表现。
链球菌感染的证据,ASO和(或)其他抗链球菌抗体阳性;咽拭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
有这样简单的记忆方法,儿科疾病这个系统是不是就很容易记忆了?更多精彩口诀和记忆方法,请登录医学教育网学习临床医师考试《儿科》相关课程。
附:官方教材内容
1.诊断指标
风湿热缺乏特异性诊断依据,需按一定标准(Jone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包括3个部分:①主要表现;②次要表现;③链球菌感染的证据(表16-7)。
风湿热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 | 次要表现 | 链球菌感染证据 |
心脏炎 | 发热 | ASO和(或)其他抗链球菌抗体阳性 |
多关节炎 | 关节痛 | 咽拭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 |
舞蹈病 | 血沉增快 | |
环形红斑 | C反应蛋白阳性 | |
皮下小结 | P-R间期延长 |
注:①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者,关节痛不再作为次要表现;②主要表现为心脏炎者,P-R间期延长不再作为次要表现
2.判断标准
在确定有链球菌感染的前提下,凡具有2项主要表现,或1项主要表现和2项次要表现时,均需排除与风湿热类似的其他疾病后方能作出诊断。在确定有链球菌感染的前提下,存在以下3项之一者亦应考虑风湿热:①排除其他原因的舞蹈病;②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隐匿性心脏炎;③以往已确诊为风湿热,存在一项主要表现,或有发热和关节痛,或急性期反应物质增高,提示风湿热复发。
3.风湿热活动性判断
风湿热持续活动表现为上述5个主要表现的持续存在,发热、苍白、乏力、脉搏增快等症状仍存在以及血沉增快,CRP阳性、α2球蛋白增高、黏蛋白增高、进行性贫血和P-R间期延长等。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医师考试儿科中重点内容,这个知识点基本上每年必考,常考几种不同病原体肺炎临床特点鉴别。我们一起来看看医学教育网的马蕴琦老师是怎样巧妙化解的这个知识点的。
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无论是执业医师还是助理医师,都是重要的知识点,这几种疾病鉴别,也是常常考到。
这段内容解释如下:
腺病毒肺炎和咽结合膜热病原体是一样的,咽结合膜热是上感,腺病毒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腺病毒肺炎主要表现剧烈咳嗽为主,X线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常常融合成大的病灶。做题的时候临床表现,是我们做题的“题眼”,这是给大家归纳总结,对比记忆。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常见感染性肺炎,最主要是“憋喘”,累及毛细支气管,X线点状、斑片状阴影,少见融合成大病灶,但是腺病毒肺炎常常融合大病灶。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特点“脓”,并发症多见“脓肿,脓气胸”,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因为X线易变性,所以一定复查胸片。
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见年长儿童,常见刺激性干咳,如冷空气,油烟等诱发咳嗽,体征比较轻,但是X线改变明显。
有这样简单和对比的记忆方法,儿科这个系统是不是就很容易记忆了?更多精彩口诀和记忆方法,请登录医学教育网学习临床医师考试《儿科》相关课程。
附:官方教材内容
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尤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临床上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中、重度患者发热可为低~中度,亦可高热,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发给、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喘憋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部听诊多可闻及中、细湿啰音,亦可闻及哮鸣音、呼气性喘鸣,有时伴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可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致病力强,能产生多种毒素与酶,包括:外毒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素及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由呼吸道入侵或经血行播散入肺。本病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以肺部广泛出血性坏死、多发性小脓肿形成为其病理特点。由于病变发展迅速,组织破坏严重,故易形成肺脓肿、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等。可引起败血症,炎症易扩散至其他部位如心包、脑、肝、皮下组织、关节、骨髓等处,引起相应的迁徙化脓性病变。临床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多呈弛张高热,婴儿可呈稽留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呻吟,咳嗽,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可合并循环、神经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皮肤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并发脓胸,脓气胸时呼吸困难加剧,并有相应体征。胸部X线常见肺浸润、多发生肺脓肿、肺大泡和脓胸、脓气胸等。易变性是金葡肺炎的X线特征之一,因此在短期内应重复摄片。
3.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含有DNA与RNA,无细胞壁。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占小儿肺炎的10%~20%,在流行年份可达30%.全年皆可发生,流行周期为4~6年。MP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任何器官组织;另外,MP抗原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故MP发病机制与直接侵犯及免疫损害两者均有关。以往认为本病多见于年长儿,近年来婴幼儿感染率达25%~69%.常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为本病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咯出黏稠痰,甚至带血丝,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常不明显,故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婴幼儿则发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以呼吸困难、喘憋和闻及喘鸣音较突出,肺部湿啰音比年长者多。
部分患儿出现全身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如溶血性贫血、心肌炎、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肝炎、各型皮疹、肾炎等肺外表现。肺外表现可伴有呼吸道症状,也可直接以肺外表现起病。儿童如有发热、咳嗽,合并其他器官受累,血沉增高而中毒症状不重者,应考虑MP感染,进一步做相应实验室检查。
胸部X线改变大体分为4种:①支气管肺炎改变;②间质性肺炎改变;③均一的片状阴影似大叶性肺炎改变;④肺门阴影增浓。体征轻而X线改变明显是本病的又一特点。
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属于临床医师考试儿科疾病中重点内容,疫苗接种这个知识点基本上每年必考,不是难点,但是涉及一些数值,容易混淆难以记忆,我们一起来看看医学教育网“美女老师”景晴老师如何学习这个知识点的。
儿童保健无论是执业医师还是助理医师,大纲都是要求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在考试多是B型题出现。
“五苗防七病”如何更好记忆,更深入了解考试易混点,跟“美女老师”来学习一下吧。
这段内容解释如下:
有这样简单易懂的记忆方法,儿科疾病是不是就很容易记忆了?更多精彩口诀和记忆方法,请登录医学教育网学习临床医师考试《儿科》相关课程。
附:官方教材内容
按照我国原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等五种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简称五苗防七病)。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表
接种起始月(年)龄 | 疫苗名称 |
刚出生 | 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次) |
1个月 | 乙肝疫苗(第2次) |
2个月 | 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1次) |
3个月 | 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2次),百白破混合制剂(第1次) |
4个月 | 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3次),百白破混合制剂(第2次) |
5个月 | 百白破混合制剂(第3次) |
6个月 | 乙肝疫苗(第3次) |
8个月 | 麻疹疫苗 |
1.5~2岁 | 百白破混合制剂(复种),麻疹疫苗(复种) |
4岁 | 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复种) |
6~7岁 | 白破二联类毒素(复种) |
注:1998年原卫生部规定不再复种卡介苗;应于6~7岁、12岁时进行复查,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时加种卡介苗。乙型脑炎疫苗不属于国家计划免疫的范畴。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属于临床医师考试儿科疾病中重点内容,包括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手足口病、猩红热。风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麻疹与幼儿急疹前期难以鉴别,不同疾病病原不同,难以记忆,这是考点及难点,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女老师”景晴老师如何巧妙讲解该知识点。
以上是我们大纲要求内容,知识点非常多,也容易混乱,为了方便学员记忆和掌握,我们将内容简化,取其精华。
这段内容解释如下;
两个疾病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常常容易难记。其他疾病都是比较简单。
麻疹——“疹出热盛”——最突出特点
风疹——发热第2天出疹“、耳后淋巴结肿大
幼儿急疹——“热退疹出”
水痘——“四世同堂”同时存在瘙痒性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
手足口——肠道病毒(EV)“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四不特征”)
猩红热——“帕氏线”“脱皮”
有这样简单易懂的记忆方法,儿科疾病是不是就很容易记忆了?更多精彩口诀和记忆方法,请登录医学教育网学习执业医师《儿科》相关课程。
附:官方教材内容
麻疹
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畏光、流泪)、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屑并遗留棕褐色色素沉着为特征。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并发肺炎等并发症,则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10天。通过患者的呼吸、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大多可获终身免疫。
风疹
1.概述: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的病毒性发疹性传染病。风疹病毒经飞沫传播或经胎盘传播。其临床特征:全身症状轻,皮疹类似于轻型麻疹,为持续约3日的斑丘疹,枕后、耳后和颈后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妊娠早期的风疹可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2.临床表现:可分为后天性风疹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1)后天性风疹:前驱期短或不显,表现“上感”症状。发热第2天出疹并于一天内出齐。皮疹呈猩红热样斑疹,但形态多变。持续3~4天后,枕后、耳后、两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疹顺序: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疹退时体温恢复正常。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若母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经胎盘至胎儿,可引起流产、死胎。活产儿可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表现永久性器官畸形和组织损伤。
幼儿急疹
1.概述: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临床特征是: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本病多见于6~18个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
2.临床表现
(1)潜伏期:7~15天,平均10天。
(2)发热期:突起高热,体温39~40℃,持续3~5天,可伴有惊厥。咽峡部充血、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轻微腹泻。
(3)出疹期:发热3~5天体温骤退,同时出现皮疹。皮疹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主要见于躯干、颈部、上肢。皮疹于1~3天消退,无色素沉着,也无脱皮。
水痘
概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发疹性疾病。
临床特征: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瘙痒性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而全身症状轻微。与带状疱疹为同一病毒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以后可发生带状疱疹。传染期从出疹前1~2天至全部结痂,约7~8天。病毒经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见于儿童,以2~6岁为高峰。
手足口病
1.概述: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婴幼儿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及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征。
2.常见病原: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以及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大多数患者通常病情较轻,但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患者中,少数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严重表现,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速而发生死亡。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可发生大范围的暴发和流行。传染源为现症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猩红热
概述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鲜红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上文关于“专业师资精讲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高频考点汇总”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