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总结归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精神神经系统练习题(40题)

2021-05-26 15:18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关于“总结归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精神神经系统练习题(40题)”的内容,相信很多临床执业医师考生都在关注,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具体的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具体如下:

一、A1

1.以下哪种疾病可出现意识障碍

A.神经衰弱

B.强迫症

C.疑病症

D.癔症

E.焦虑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癔症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其他选项没有意识障碍的表现。

2.关于神经症的病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A.精神因素是主要的

B.内在的素质因素是主要的

C.已发现有可疑的器质性改变

D.神经症具有遗传性

E.外在的精神应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神经症的病因是外在的精神应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神经症的神经质理论由下述哪位学者提出

A.弗洛伊德

B.克雷丕林

C.A.Beck

D.森田正马

E.罗杰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神经症的神经质理论由森田正马提出。

4.在神经症的症状中,不包括

A.情绪症状

B.感觉过敏

C.妄想

D.躯体不适症状

E.精神易兴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神经症的症状包括情绪症状、感觉过敏、躯体不适症状、精神易兴奋。

5.癔症性痉挛和癫痫大发作,下列哪一条不能作为鉴别要点

A.夜间入睡后是否有发作

B.幼年是否即有发作

C.发作时有无角弓反张

D.发作时有无尿便失禁

E.发作时瞳孔是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癔症性痉挛发作;常因心理因素或受到暗示突然发作,表现缓慢倒地,全身僵直或角弓反张。

癫痫大发作强直期: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常伴一声大叫而摔倒,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颈部及躯干自前屈转为角弓反张,上肢上举后旋转为内收前旋,下肢自屈曲转变为强烈伸直及足内翻。呼吸肌强直收缩导致呼吸暂停,面色由苍白或充血转为青紫,眼球上翻。持续10~30秒后,肢端出现细微震颤,待震颤幅度增大并延至全身,即进入阵挛期。

6.锥体束损害的反射改变

A.深浅反射均亢进

B.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C.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D.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正常

E.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正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锥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表现为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当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踝和踇趾背伸的反射作用。1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7.右侧内囊后支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

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

C.左侧半视野偏盲

D.双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

E.右耳听觉丧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内囊膝有皮质脑干束,后脚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和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征”。结合本题选项,只有C符合。

8.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

A.糖尿病性神经乳头水肿

B.Graves病浸润性突眼

C.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眼底出血

D.垂体瘤鞍上发展

E.希恩综合征垂体梗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视交叉中部病变(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导致双颞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中枢病导致病变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视辐射下部受损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上部受损导致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9.有关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支配区域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脑干

B.小脑

C.丘脑

D.大脑半球后2/5

E.大脑半球后3/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支配区域:脑干、小脑、丘脑、大脑半球后2/5。

10.脑干病损时瘫痪的特点

A.完全性均等性偏瘫

B.单瘫

C.截瘫

D.交叉性瘫

E.伴明显肌肉萎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侧脑干病损既可以损伤同侧、同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可以累及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故引起交叉性瘫痪,即:同侧、同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

11.周围性瘫痪的肌张力改变特点

A.折刀样增高

B.铅管样增高

C.肌张力减低

D.齿轮样增高

E.肌张力时高时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周围性瘫痪多见于一则下肢,亦有双侧下肢或四肢受累,呈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肌张力松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2.导致腱反射亢进的病损部位为

A.脊神经后根

B.脊髓前角

C.脊髓后索

D.锥体束

E.锥体外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锥体束对深反射起抑制作用,深反射增强是一种释放症状,见于反射弧未中断而锥体束受损伤时,故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重要的深反射有:肱二、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均亢进,甚至可以出现阵挛的表现。

13.某患者自觉左侧肢体似有蚂蚁爬行,此种感觉障碍为

A.感觉过敏

B.感觉倒错

C.感觉过度

D.感觉异常

E.感觉减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感觉异常,比如说,明明没有虫子在身上,但是自我感觉有;感觉过敏是指有小虫在身上,但是病人却觉得有好多小虫在身上。

14.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哪项处置是错误的

A.绝对卧床休息

B.给镇静药物

C.给予止血药物

D.尽早病因治疗

E.便秘者给予肥皂水灌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治疗与预防

1.一般治疗出血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应用止血剂。头痛剧烈者可给止痛、镇静剂,并应保持大便通畅。伴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溶液脱水治疗。

2.尽早病因治疗,如开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或脑肿瘤切除等

不可用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为碱性,会增加肠道氨的吸收,诱发脑病!

二、A2

1.女,30岁,近3年来常在生气后发生突然倒地,全身僵硬,呈角弓反张,四肢不规则抖动,呼吸急促,呼之不应,表情痛苦,一般持续20~30分钟,发作时无咬伤唇舌,无跌伤,无尿便失禁,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最可能诊断为

A.脑器质性疾病

B.急性应激反应

C.精神分裂症

D.焦虑症

E.癔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癔症常可在应激事件后发病,若急性发作时要与应激反应相鉴别一般讲癔症多在心理及社会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且症状短期内难与急性心因性反应区别。癔症表现更为多样化,并带有夸张或表演性给人以做作的感觉。病前性格多有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爱好艺术喜好文艺等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为癔症发作具有较强的暗示性且病情最易多次反复发作。

2.女,19岁,在与同学争吵过程中突然晕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四肢发硬,僵卧于床,双目紧闭,眼睑颤动,同学急抬入病房,询问家属,病人既往有类似发作史,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最可能诊断为

A.恐惧性焦虑障碍

B.焦虑症

C.人格障碍

D.抑郁症

E.癔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本例为癔症的典型表现。

3.女,21岁,平素感情丰富,好幻想,自幼家里娇惯,4个月前在与家人发生矛盾后,突然出现夸张行为,有时故作小孩状,不认识家人,用歌谣的形式回答问题,有时自言自语,多是与父母发生矛盾的内容,持续约半小时,后反复发作多次,均有精神诱因。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应激反应

B.创伤后应激障碍

C.恐怖症

D.分离(转换)性障碍

E.焦虑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分离(转换)型障碍的发病原因: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分离(转换)型障碍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当人们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后,为什么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分离(转换)型障碍呢?这与他们的性格不同有关。癔症患者的病前个性,是属于有强烈情感,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幻想多,争强好胜,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

分离(转换)型障碍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可以说分离(转换)型障碍的表现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现,因此极易误诊。已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症,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疗的教训。所以分离(转换)型障碍在临床上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难度是较大的,特别对于临床经验缺乏者来讲,不要轻易下分离(转换)型障碍的诊断。

但分离(转换)型障碍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发病的,以后遇见类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这种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癔症再发。此外,癔症所出现的各种表现,不论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病变等,其临床症状常是多变的,易通过暗示而改变病变表现的程度、范围,而且这些病变表现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或疾病的固有规律,而这些对于正确判断癔症是很有帮助的。

4.女,28岁,3个月前因工作失误,造成企业损失,在经理批评其时突然嚎啕痛哭,时而大笑.大吵大闹,声嘶力竭为自己辩解,撕衣服,以头撞墙,在地上打滚,持续近1小时,后肌注地西泮10mg后稳定,近两日,因家庭问题多次出现上述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最可能的疾病是

A.急性应激反应

B.创伤后应激障碍

C.人格障碍

D.恐惧性焦虑障碍

E.癔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本例为癔症的典型表现。

5.女,23岁,半年前祖父去世送葬,极为悲伤,回家后,自称村里一位已死2年的青年男性附在其身上,并以“男青年”的身份和口气与人说话,持续约4小时,之后反复发作十几次,均有精神诱因,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最可能诊断是

A.恐惧性焦虑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癔症

D.强迫症

E.焦虑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本例为癔症的典型表现。

6.男,24岁,两日前因与邻居发生口角争执,对方用镰刀砍中其右臀部,之后右下肢马上瘫痪,不能活动,经当地各种方法治疗不能恢复,经查,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肌电正常,后经暗示疗法恢复运动功能。最可能的疾病是

A.癔症

B.坐骨神经损伤

C.急性应激障碍

D.恐惧性焦虑障碍

E.肌肉损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本例为癔症的典型表现。

7.女,16岁,平素要强,学习成绩好,1周前上课过程中,老师提问未能正确回答,受到老师批评,回家后即不能用语言交谈,常用手势或书写表达自己的思想,但病人可以正常咳嗽,检查唇、舌、腭、声带无任何器质性障碍,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应激障碍

B.分离(转换)型障碍

C.恐惧性焦虑障碍

D.精神分裂症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目前认为分离(转换)型障碍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而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遭受到急剧,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

8.女,36岁,两周前因与丈夫争吵后,出现左侧感觉麻木,自述从头到足均为左侧麻木,以正中为界限,持续存在,经检查左侧头面部及躯干四肢感觉略迟钝,余无阳性体征,头部CT未见异常。最可能诊断是

A.腔隙性脑梗塞

B.急性应激反应

C.末梢神经炎

D.癔症

E.疑病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本例为癔症的典型表现。

9.女,24岁,1周前夜间路上遇劫,未受外伤,回家后即双目失明,自述只能看到模糊的一片白光,不能看见物体,经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疾病证据。最可能诊断

A.脑器质性疾病

B.急性应激反应

C.分离(转换)型障碍

D.精神分裂症

E.恐惧性焦虑障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目前认为分离(转换)型障碍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而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遭受到急剧,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

10.女,18岁,1月前上课时学校受流氓骚扰,班内一男同学被打重伤,病人突然失去听力,对他人问话无反应,持续至今,经检查缺乏器质性耳聋证据,后经暗示治疗,听力恢复正常。最可能诊断

A.脑器质性疾病

B.急性应激反应

C.癔症

D.精神分裂症

E.恐惧性焦虑障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结合患者表现初步考虑为癔症,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以乡村多见。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癔症是在各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症,但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

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11.患者右下肢无力3个月,伴左下半身麻木。查左乳头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右膝腱反射亢进,右巴氏征(+),右髂前上棘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右足趾位置觉减退病变为

A.胸髓3水平横贯损害

B.右侧胸髓3水平半侧损害

C.左侧胸髓3水平半侧损害

D.右侧胸髓3水平后索损害

E.左侧胸髓3水平后索损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个题目应该是选择B项,不是选择D项,脊髓半侧损害时产生病变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题干中的右膝腱反射亢进,右巴氏征(+))及深感觉障碍(题干中的右髂前上棘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即震动觉)以及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题干中的左乳头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

12.患者46岁,脐右侧阵发性疼痛6个月,左下肢麻木,右下肢无力4个月,检查左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触觉存在,右下肢音叉振动觉消失,右下肢肌力4级,右膝踝反射亢进,右侧巴氏征(+),病变位于

A.右侧T10节段

B.左侧T10节段

C.右侧T12节段

D.左侧T12节段

E.右侧L1节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上胸段主要支配肋间肌,腹直肌则由胸5以下脊神经支配。感觉支配区如下:胸2、3在上胸部,双乳头连线为胸4,胸7横贯剑突,胸10达脐部,胸12位于双侧腹股沟。这个患者左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所以对侧胸12可能性大,本题目选择C项最为妥当。

13.80岁男性,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血压27/16kPa,右侧瞳孔大,左侧偏瘫。此时,最重要的治疗是

A.外科手术

B.降压治疗

C.应用激素

D.应用脱水剂

E.应用止血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作紧急处理。除必要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外,应立即降颅内压治疗以暂时缓解病情。然后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作手术。所以,本题选D。

14.52岁男性,突发脑出血,头痛,呕吐,昏迷,血压25/12kPa,应迅速给予

A.止血治疗

B.降血压治疗

C.降颅压治疗

D.维持生命体征

E.防治血管痉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头痛,呕吐,昏迷”均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首先要降颅压,以防发生脑疝。

三、B

1.A.大脑中动脉

B.大脑后动脉

C.大脑前动脉

D.椎动脉

E.基底动脉

1)供应大脑外侧面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2)供应枕叶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供应脑桥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4)供应延髓外侧部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额叶近中线内侧面1.5cm范围呈长条形。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额顶颞的外表面大部分,中央支供血尾状和壳核的一部分,苍白球外侧部,内囊前支和后支,称豆纹动脉。

基底动脉动脉系;两侧椎动脉在延髓腹侧汇合为基底动脉,此动脉分出成对的桥脑支等。

椎动脉系: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左右各一,穿过颈椎两侧五个横突孔,经枕骨大孔上升到颅内后,两条椎动脉椎动脉在脑桥椎动脉多普勒频谱波形下缘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粗大的基底动脉,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基底动脉至中脑又分成两条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2/5的血液,包括枕叶、颞叶的基底面及丘脑等。椎基底动脉在小脑和桥脑的分支,供应小脑和桥脑的血液。两条大脑前动脉之间有前交通支连接起来,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有后交通支连接起来,构成脑底动脉环。

2.A.大脑前动脉供血

B.大脑后动脉供血

C.大脑中动脉供血

D.基底动脉供血

E.椎动脉供血

1)延髓外侧面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大脑前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后行向前内进入半球纵裂,并向头侧弯曲绕胼胝体膝部和体后行,沿途发出眶额动脉、眶极动脉、基底节支,分布至额叶的下内面皮质、嗅球、透明隔、胼胝体的前2/3、尾状核的头部、苍白球、内囊前肢、额叶深部脑白质和大脑皮层的前2/3的区域。大脑前动脉最后分出胼缘和胼周两大终末支,胼缘动脉沿扣带沟后行分出额上、中、后内动脉。胼周动脉则沿胼胝体和扣带回之间后行,沿途发出旁中央动脉、顶上内(楔前)动脉和顶下内动脉后,继续后行至胼胝体压部和大脑后动脉的压部分支相吻合。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的终末支,发出的分支供血范围变异大,供应额叶、顶叶、颞叶前部的绝大部分半球突面皮层结构及深部脑白质,有时还发出分支分布到枕叶的外侧面,其分支豆纹动脉穿经额叶的下面至基底节、尾状核和内囊。

大脑后动脉:自基底动脉发出后,绕脑干经环池后行,发出后丘脑穿通动脉和丘脑膝状动脉分布至丘脑、膝状体、内囊后肢和视束,并发出小分支至大脑脚,行至胼胝体压部发出分支和大脑前动脉的分支吻合,最后分出颞叶前和后动脉、顶枕动脉及距状动脉,供应颞叶的后下面、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后部和枕叶。

脉络膜前、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通常在后交通动脉起始处的上方起自颈内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则起自大脑后动脉。它们分布于内囊的膝部和后肢、苍白球内侧区、视束、颞叶钩回、杏仁核和侧脑室脉络膜丛。

小脑前下动脉:其行程和分布范围不恒定,供血范围较小,与小脑后下动脉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其分支供应小脑绒球、小脑半球的岩骨面、小脑中脚、脑桥和延髓的一部分。

小脑后下动脉:由椎动脉发出,供血范围通常包括小脑的后下面、小脑扁桃体、同侧小脑下蚓部和延髓的外侧面。

2)桥脑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脑前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后行向前内进入半球纵裂,并向头侧弯曲绕胼胝体膝部和体后行,沿途发出眶额动脉、眶极动脉、基底节支,分布至额叶的下内面皮质、嗅球、透明隔、胼胝体的前2/3、尾状核的头部、苍白球、内囊前肢、额叶深部脑白质和大脑皮层的前2/3的区域。大脑前动脉最后分出胼缘和胼周两大终末支,胼缘动脉沿扣带沟后行分出额上、中、后内动脉。胼周动脉则沿胼胝体和扣带回之间后行,沿途发出旁中央动脉、顶上内(楔前)动脉和顶下内动脉后,继续后行至胼胝体压部和大脑后动脉的压部分支相吻合。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的终末支,发出的分支供血范围变异大,供应额叶、顶叶、颞叶前部的绝大部分半球突面皮层结构及深部脑白质,有时还发出分支分布到枕叶的外侧面,其分支豆纹动脉穿经额叶的下面至基底节、尾状核和内囊。

大脑后动脉:自基底动脉发出后,绕脑干经环池后行,发出后丘脑穿通动脉和丘脑膝状动脉分布至丘脑、膝状体、内囊后肢和视束,并发出小分支至大脑脚,行至胼胝体压部发出分支和大脑前动脉的分支吻合,最后分出颞叶前和后动脉、顶枕动脉及距状动脉,供应颞叶的后下面、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后部和枕叶。

脉络膜前、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通常在后交通动脉起始处的上方起自颈内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则起自大脑后动脉。它们分布于内囊的膝部和后肢、苍白球内侧区、视束、颞叶钩回、杏仁核和侧脑室脉络膜丛。

小脑前下动脉:其行程和分布范围不恒定,供血范围较小,与小脑后下动脉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其分支供应小脑绒球、小脑半球的岩骨面、小脑中脚、脑桥和延髓的一部分。

小脑后下动脉:由椎动脉发出,供血范围通常包括小脑的后下面、小脑扁桃体、同侧小脑下蚓部和延髓的外侧面。

3)枕叶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脑前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后行向前内进入半球纵裂,并向头侧弯曲绕胼胝体膝部和体后行,沿途发出眶额动脉、眶极动脉、基底节支,分布至额叶的下内面皮质、嗅球、透明隔、胼胝体的前2/3、尾状核的头部、苍白球、内囊前肢、额叶深部脑白质和大脑皮层的前2/3的区域。大脑前动脉最后分出胼缘和胼周两大终末支,胼缘动脉沿扣带沟后行分出额上、中、后内动脉。胼周动脉则沿胼胝体和扣带回之间后行,沿途发出旁中央动脉、顶上内(楔前)动脉和顶下内动脉后,继续后行至胼胝体压部和大脑后动脉的压部分支相吻合。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的终末支,发出的分支供血范围变异大,供应额叶、顶叶、颞叶前部的绝大部分半球突面皮层结构及深部脑白质,有时还发出分支分布到枕叶的外侧面,其分支豆纹动脉穿经额叶的下面至基底节、尾状核和内囊。

大脑后动脉:自基底动脉发出后,绕脑干经环池后行,发出后丘脑穿通动脉和丘脑膝状动脉分布至丘脑、膝状体、内囊后肢和视束,并发出小分支至大脑脚,行至胼胝体压部发出分支和大脑前动脉的分支吻合,最后分出颞叶前和后动脉、顶枕动脉及距状动脉,供应颞叶的后下面、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后部和枕叶。

脉络膜前、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通常在后交通动脉起始处的上方起自颈内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则起自大脑后动脉。它们分布于内囊的膝部和后肢、苍白球内侧区、视束、颞叶钩回、杏仁核和侧脑室脉络膜丛。

小脑前下动脉:其行程和分布范围不恒定,供血范围较小,与小脑后下动脉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其分支供应小脑绒球、小脑半球的岩骨面、小脑中脚、脑桥和延髓的一部分。

小脑后下动脉:由椎动脉发出,供血范围通常包括小脑的后下面、小脑扁桃体、同侧小脑下蚓部和延髓的外侧面。

3.A.脑血栓形成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栓塞

E.脑膜炎

1)男性,41岁,2小时前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四肢活动好,体温正常,克氏征阳性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2)男性,61岁,3天前睡觉醒后发现视野范围缩小。神志清楚,血压正常,心脏正常,右侧同向性偏盲,言语正常,肢体肌力正常,感觉正常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女性,65岁,高血压10年,糖尿病8年,突发右上下肢无力,说话不流利,逐渐加重2天。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脑CT出现低密度灶,右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下,右下肢病理征阳性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4)女性,57岁,高血压6年。6小时前因生气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不能动,20分钟后出现意识不清,血压24/16kPa(180/120mmHg),中度昏迷,双瞳孔2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浅,右上、下肢肌力2级.右侧膝反射低下,右侧病理征阳性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5)男性,43岁,心脏病20年,房颤2年。1天前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3分钟左右,10分钟后清醒,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神清,血压正常,心房纤颤,右眼无光感,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半身感觉丧失,左侧病理征阳性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区别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统称为脑梗塞。两者症状相似,常易混淆,但两者病因不同。

(1)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起病缓慢,常于数十小时或数日内病情达到高峰。一般在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而脑栓塞多见40岁以下的青壮年,起病急骤,数秒钟至2~3分钟,症状便全部出现,且多无前躯症状。

(2)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血管自身的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而产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而脑栓塞则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流中所带来的固体、气体、液体等栓子阻塞而引起,发病在脑内,病根却在脑外。

(3)脑血栓形成常在安静和睡眠状态下发病,醒来后发现自己不能随意活动或失语。脑栓塞发病前常有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病史,突然发病。

(4)脑血栓形成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等病史。脑栓塞既往病史多种多样,但主要见于心脏病、术后、外伤等。

(5)脑血栓形成以半身不遂和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多无意识障碍或头痛、呕吐等。脑栓塞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临床表现

编辑推荐:

考前总结!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学习经验、诊断公式

实战演练∣全国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史采集模板、历年模拟试题!

全国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模考试卷第五套各站试题汇总

2021年临床执业医医师实践技能操作「实操训练题库」重磅上线!

以上关于“总结归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精神神经系统练习题(40题)”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栏目!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