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点:食物嵌塞性疼痛病史采集要点”具体内容整理如下,希望对正在备战2020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性质 | 时间 | 发生原因 | 口腔检查 | 预防与处理措施 |
食物嵌塞性疼痛 | 即刻进食时 | 龈乳头因嵌入或滞留的食物直接压迫而出现胀痛不适 | 1)修复体与邻牙或修复体与修复体之间无接触或接触不良。 2)修复体轴面外形不良,如(牙合)外展隙过大,龈外展隙过于敞开。 3)(牙合)面形态不良,(牙合)边缘嵴过锐,颊舌沟不明显,食物排溢不畅。 4)(牙合)平面与邻牙不一致。 5)有悬突或龈边缘不密合。 6)对(牙合)牙有充填式牙尖(杵臼式牙尖)等。 | (1)属邻接不良、外展隙过大者,需拆除修复体重做 (2)(牙合)面形态不良者,在不影响修复体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做少许磨改,如修去过锐边缘嵴,加深颊舌沟,磨去食物排溢沟,调磨对颌充填式牙尖,修改修复体的悬突,用树脂材料充填不密合缝隙等 (3)如修复体不易拆除,而邻牙有牙体缺损,可利用邻牙充填治疗或做修复体恢复邻接 (4)若食物嵌塞导致龋病和牙周炎,需按照龋病和牙周炎治疗原则治疗 |
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 滞留食物发酵、腐败、发生口臭,分解产物和细菌性代谢产物的刺激可引起龈炎、牙周炎或龋病而出现疼痛 |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点:食物嵌塞性疼痛病史采集要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执业医师栏目。
【知识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