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APP二维码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搜索|
您的位置: 医学教育网 >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精华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中医基础理论:邪正盛衰与病机的虚实变化

2008-09-03 17:47 医学教育网
|

  虚实的基本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虚与实,是指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而言。

  1. 实的病机

  概念: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脏腑机能亢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外感六淫病邪侵袭,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所致。

  表现:常见于外感病证的初期和中期,或慢性病之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证。临床可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

  2. 虚的病机

  概念: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人体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气不足与邪气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在临床上多出现一系列虚弱不足或衰退的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素体虚弱,或慢性病耗损,以致精气消耗;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因素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或阳气、阴精等所致。

  表现:虚的病机、病证,常见于疾病后期及多种慢性病证,临床可见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细弱无力等症

  虚实错杂的病机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疾病中,往往多见虚实错杂的病理反应。这是因为邪与正相互斗争,其盛衰同时存在所致。如实性病变失治,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则实性病证可以转化成虚性病证,或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证。若正气不足,因无力驱邪外出,或本正虚,而内生之宿食积聚、水湿停蓄、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于内,则可形成虚实错杂病变,称之为正虚邪实病证。其临床表现为虚证和实证同时兼杂而并见。虚实错杂病机与病证,一般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类。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但又兼夹邪实的病理状态。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距2020年医师报名还有

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预计1月份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热点推荐
2020年医师资格新课程
直播课
中医二试备考指导及2020复习规划免费直播
2019中医成绩查询后复习备考指导!

直播时间:扫码进群获取时间/入口

主讲老师:刘成之

针对人群:所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