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直播公告
10月28日 16:00-18:00
详情9月19日 19:30-21:00
详情3月18日,2021年北京市公共卫生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首届公共卫生专项工作会,是总结回顾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推动首都公共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
市、区卫生健康委和疾控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防治所、职业病防治院等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鼓励和宣传作用,本次会议首次公布了市疾控中心王全意、吴疆、邵兵、李国君4名市级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徐娜、官婷、高旭东3名市级首席卫生健康监督员,熊卫红等50名2020年度家庭医生,38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典型案例与优秀流调报告,通报了2020年度区域母婴安全筑基行动结果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项考评结果。
2020年工作总结回顾
会议认真回顾了2020年全市公共卫生系统在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一连串数字“成绩单”引人注目——
全市36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7×24小时应急值守,实现了病例24小时内流调及时率100%,2.2万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落实管控措施无遗漏,将有效遏制聚集性疫情扩散的时间从26天缩短到13天,疫情处置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全市9600余人的疫苗接种队伍,安全有序实施了1000多万人次的新冠疫苗接种。疫情期间开展心理危机干预33.7万人次,编制社会防控指引120个,疫情防控科普宣传覆盖60亿人次。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单位44.2万户次,转会诊高危孕产妇3000余人,保障16万孕产妇安全分娩。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65岁以上家医签约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59.5万人次,为居民提供三个月长期处方服务512.0万人次。
全市公共卫生人员通过应对京外输入、境外输入、冷链传播、超长潜伏期感染、英国变异毒株等各种考验和挑战,成为首都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全系统有26个集体、98人获得国家和市级表彰。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日常防病工作成效显著,通过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建立了涵盖口岸、交通场站、学校等重点场所的新冠肺炎等6种重大传染病综合监测网络,构建了覆盖655家传染病专科医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肠道门诊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的传染病动态监测系统和覆盖894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八大症状监测登记系统。
与2019年相比,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67.9%,为近5年最低;全市区级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比例已达81%,建成2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达326家,515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村(居)委会疫情防控工作无缝对接,基层服务能力不断优化,诊疗量持续保持上升态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34/10万和1.98‰,处于全国先进行列,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婚检率自2004年以来首次提高到50%以上,同比增长1.8倍。10个职业健康管理核心指标均达到100%。积极创建400家健康企业,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