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直播公告
10月28日 16:00-18:00
详情9月19日 19:30-21:00
详情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笔试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相信参加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冲刺考点及习题,购买无忧实验班的考生都已经进入冲刺刷题阶段(点击查看直播安排表),老师全直播带刷,如果你也想参与刷题,抓紧时间购买无忧实验班吧,点击购买>
51.假设检验时所犯的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A. n一定时,α减小则β减小
B. n一定时,α减小则β增大
C. α值改变与β无关
D. n一定时,α越大β越大
E. α等于1-β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两类错误的关系是,n一定时,α减小则β增大,反过来亦然。
52.关于可信区间,正确的说法是
A. 可信区间是总体中大多数个体值的估计范围
B. 95%可信区间比99%可信区间更好
C. 不管资料呈什么分布,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计算公式是一致的
D. 可信区间也可用于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
E. 可信区间仅有双侧估计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一定的概率估计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可信区间,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能所在范围,常按95%可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53.假设检验中,P与α的关系是
A. P越大,α越大
B. P越小,α越大
C. 二者均需事先确定
D. 二者均需通过计算确定
E. P的大小与α无直接关系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P值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统计学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 值,显著性水平是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计算出P值后,将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与P 值比较,就可作出检验的结论。
54.比较某地区15岁儿童平均体重是否高于一般,宜采用
A. u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D. χ2检验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所以应该用单样本t检验。
55.四个处理组均数比较时,直接采用两组比较的t检验
A. 会增加犯Ⅰ型错误的概率
B. 会增加犯Ⅱ型错误的概率
C. 会出现检验效能不够的情况
D. 由于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方法不完善,故t检验更优
E. 不能确定犯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的概率是否会增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多组均数比较时,直接采用两组比较的t检验,会增加犯Ⅰ型错误的概率,应采用方差分析。所以答案选A。
56.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时,若处理无作用,则方差分析的F值在理论上应等于
A. -1
B. 0
C. 1
D. ∞
E. 任意值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F=MS组间/MS组内。如果用均方(离差平方和除以自由度)代替离差平方和以消除各组样本数不同的影响,则方差分析就是用组间均方去除组内均方的商(即F值)与1相比较,若F值接近1,则说明各组均值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若F值远大于1,则说明各组均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应用中检验假设成立条件下F值大于特定值的概率可通过查阅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获得。
57.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不正确的计算公式是
A. SS组内=SS总-SS组间
B. v总=v组间+v组内
C. MS组间=SS组间/v组间
D. MS组内=SS组内/v组内
E. F=MS组内/MS组间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确的应该是F=MS组间/MS组内
5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各对比组样本方差不相等
B. 各对比组总体方差不相等
C. 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
D. 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
E. 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59.欲计算2006年某地肝癌的发病率,其分母为2006年该地
A. 体检人数
B. 肝癌患者人数
C. 肝炎患者人数
D. 平均人口数
E. 平均就诊人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率是指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本题中,计算2006年某地肝癌的发病率时,分母应为同年该地可能发生肝癌的总人数,故选项A、E错误。选项B、C不能代表所有可能发生肝癌的人,故选项D正确。
60.下列关于相对数表述正确的是
A. 治疗2人治愈1人,其治愈率为50%
B. 构成比和率的作用是相同的
C. 几个组的率可直接相加求平均率
D. 内部构成比影响总率比较时要作率的标准化
E. 两个样本率不同,则其总体率亦一定不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构成比与率不能混淆;率或构成比的分母不宜太小;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平均率;两个样本率不同,其总体率可能相同;内部构成比影响总率比较时要作率的标准化。所以D选项正确。
61.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人口应选择
A. 文献中经常涉及的非目标人群
B. 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C. 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D. 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E. 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计算标准化率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作为标准组。如以全国的、全省的或本地区历年累积的数据作为标准组较为理想,故选项E正确。
62.下列不是Poisson分布的是
A. 单位时间内某急救中心收到的呼救次数
B. 某山区成年男子平均脉搏数
C. 某放射性物质发射出的粒子数
D. 单位空间中粉尘颗粒数
E. 野外单位空间中某种昆虫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Poisson分布是一种常用的离散型概率分布,一般而言,Poisson分布常用于描述在单位时间(或单位空间、容积)内某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例如单位时间内某急救中心收到的呼救次数、某放射性物质发射出的粒子数、在充分摇匀的水中单位容积的细菌数、单位空间中粉尘颗粒数、野外单位空间中某种昆虫或野生动物数等。而某山区成年男子平均脉搏数符合正态分布,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
63.两样本率比较可用u检验的条件是
A. 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大
B. 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小
C. 两个样本率均较大
D. 两个样本率均较小
E. 两个样本含量均较大,且两个样本率均不接近0也不接近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两样本率比较可用u 检验的条件是两样本的样本含量均较大,且两个样本率均不接近0也不接近1。所以答案为E。
64.自由度为1的χ2检验是
A. 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
B.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
C. 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或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
D. 2行多列的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
E. 多行2列的行X列表资料的χ2检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成组设计或配对设计的四格表χ2 检验,自由度均为 1。所以答案选 C。
65.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若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相应的理论频数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E. 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χ2检验中,从样本观察到的频数称为实际频数,用符号A表示;在无效假设H0成立的前提下,通过实际频数算得各个格子的期望频数称为理论频数,用符号T表示。R行C列格子的理论频数TRC。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不管实际频数怎么变化,其相应的理论频数不变,故选项C正确。
66.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的近似检验为
A. F检验
B. t检验
C. χ2检验
D. 拟合优度检验
E. u检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H0:多个样本的总体分布相同;H1:多个样本的总体分布不同或不全相同。
检验步骤是:先将3组数据按由小到大排队后统一编秩,如遇同组相同数据,秩次顺列;遇不同组相同数据取平均秩次。求出各组秩和后,代入专门公式计算出检验统计量H值。若组数是3,每组例数≤5,可查H界值表,得出P值。若最小样本例数大于5,则H近似服从自由度为k-1的χ2分布。即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的近似检验为χ2检验。本题答案为 C。
67.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编秩时,遇有差值绝对值相等。
A. 符号相同,必须取平均秩次
B. 符号相同,仍按顺序编秩
C. 符号不同,仍按顺序编秩
D. 不考虑符号,按顺序编秩
E. 可舍去不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编秩时,遇有差值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仍按顺序编秩,符合不同,则取平均秩次,再加以正负号。
68.若方程(hat)Y=a+bx中的截距a<0,说明
A. 随着x的增大,y增大
B. 随着x的增大,y减少
C. 随着x的减少,y减少
D. 回归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下方
E. 回归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上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
69.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如果算得回归系数b>0,可以认为β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D. 不等于0
E. 还需进一步检验确定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计算得出的b是样本回归系数,即使b≠0,总体回归系数β可能等于0,也可能不等于0,需要进一步进行统计检验,所以答案为E。
70.下列关于统计表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纵标目间用竖线分隔
B. 横、纵标目用斜线分隔
C. 要求各种指标小数位数一致
D. 一张表应包含尽量多的内容
E. 统计表通常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统计表通常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多采用3条线,即顶线、底线以及纵标目下横线,其他竖线和斜线一概省去,故选项E正确,选项A、B错误。统计表要求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位次对齐,故选项C错误。制作统计表要求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尽量避免把过多的内容放在同一张表里,故选项D错误。
71.一般来说,一个基本的统计表其标题、标目和线条的数量为
A. 1、2、3
B. 1、3、2
C. 2、1、3
D. 3、1、2
E. 3、2、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一般来说,一个基本的简单统计表有1个标题、2个标目、3条横线。
72.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B. 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
C. 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
D. 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
E. 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故选项A正确。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条件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故选项B不正确。调查设计是对调查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出现缺陷时很难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弥补,故选项C不正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调查研究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故选项D不正确。调查研究的各阶段均需进行质量控制,故选项E不正确。
73.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
A. 调查研究以人为对象
B. 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
C. 调查研究不能随机分组
D. 实验研究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给予干预措施
E. 调查研究也可以给予干预措施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实验研究可人为给予干预措施,而调查研究不能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控制,只能客观地观察。所以答案选D。
74.用某疗法治疗胃溃疡病人50例,一个月后40例好转,由此可认为
A. 该疗法疗效好
B. 该疗法疗效一般
C. 该疗法疗效只有近期疗效
D. 因治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
E. 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可以考虑设置标准对照或安慰剂对照。所以选项E正确。
75.反映疾病危害居民生命健康严重程度的指标有
A. 某病病死率、死亡率
B. 某病患病率、发病率
C. 某病病死率、发病率
D. 某病死亡率、患病率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某病死亡率反映某类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某病病死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病人生命的威胁程度。
76.计算某年的婴儿死亡率,其分母为
A. 年活产数
B. 年初0岁组人口数
C. 年中0岁组人口数
D. 年末0岁组人口数
E. 年任意时刻0岁组人口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婴儿死亡率指某地未满1周岁的死亡数与全年的活产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婴儿死亡率=(同年内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数/某年的活产总数)×1000‰。由于婴儿抵抗能力较差,易患传染病而导致死亡,故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文化水平的较敏感的指标。所以,正确答案为A。
77.寿命表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A. 死亡概率
B. 尚存人数
C. 死亡人数
D. 年龄别死亡率
E. 期望寿命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死亡概率、尚存人数、死亡人数、期望寿命属于寿命表的主要指标。所以答案选D。
78.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
A. 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
B. 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
C. 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
D. 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儿畸形
E. 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无阈值效应:化学毒物的致癌作用以及致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突变的作用在零以上的任何剂量均可发生,即具有零阈剂量-反应关系。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属于无阈值效应,其他均为有阈值效应。所以本题答案选择E。
79.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A. 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B. 阈剂量
C.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D.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E. 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最大无作用剂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现今的认识水平,用最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亦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80.S-曲线的特点是
A. 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
B. 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
C. 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
D. 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
E. 曲线始终比较平缓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S形剂量-反应曲线的特点:①大多数个体在中位剂量(即50%的反应值)两侧的剂量范围内发生反应。②曲线的中位剂量可用于描述平均反应,即半数有效剂量(ED50)或半数致死剂量(LD50)。③在剂量-反应曲线的左侧,群体中有很小比例在低剂量发生反应,是易感组或易反应组。④在曲线的右侧,群体中有另一个很小比例在高剂量发生反应,是不易感组或不易反应组。⑤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特别是中位数周围的斜率,给出了产生效应的剂量范围的指示。
81.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形曲线,原因是不同个体的
A. 吸收速度差异
B. 分布部位差异
C. 代谢速度差异
D. 排泄速度差异
E. 易感性差异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群体中个体易感性分布在毒理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化学物毒作用的个体易感性可分为毒动学和毒效学两方面,备选答案A~D都是有关毒动学方面的,因此备选答案E是正确的。
82.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
A. 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
B. 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
C. 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
D. 卫生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毒理学是法医毒理学的分支
E. 卫生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毒理学:是研究环境因子(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对生物机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以及如何预防和减轻此种损害作用的科学。
卫生毒理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可能接触的环境因子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卫生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83.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50:896mg/kg,LD0=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g,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
A. 8
B. 14
C. 26
D. 112
E. 20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慢性毒作用带(Zch):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即Zch=Limac/Limch。所以本题中Zch=64/8=8。
84.生物半减期
A. 进入体内的毒物,通过代谢,排出体外的时间
B. 毒物进入体内,产生有害作用所需的时间
C. 进入体内的毒物,通过代谢和排出,存体内浓度减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 毒物使动物的一半出现某种效应所需时间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生物半减期指化学毒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85.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A. 肾小球简单扩散
B. 肾小球主动转运
C. 肾小球滤过
D. 肾小管主动转运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率的排泄器官。化学毒物经肾脏排泄涉及肾小球被动滤过和肾小管分泌两种机制。
86.弱有机酸在胃肠道容易吸收的部位是
A. 胃
B. 小肠
C. 十二指肠
D. 直肠
E. 结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机制主要是经简单扩散,在小肠中吸收可涉及其他机制。影响有机酸和有机碱吸收部位的主要因素是胃肠道的pH。由于胃内酸度较高(pH1~2),有机酸以非离解状态存在,因此易于在胃吸收。正确答案是A。
87.下列为参与体内肝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例外的是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水解反应
D. 结合反应
E. 裂解反应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肝生物转化反应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和结合反应,并无裂解反应。
88.不存在于微粒体的氧化酶系是
A. 细胞色素P450
B. FAD氧化酶
C. 辅酶Ⅱ-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D. 黄嘌呤氧化酶
E. 细胞色素b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Ⅰ相氧化反应最重要的酶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此酶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b5,辅酶Ⅱ-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磷脂组成,FAD氧化酶也存在于微粒体。备选答案D黄嘌呤氧化酶,不存在于微粒体,而是存在于细胞液中,因此正确答案是D。细胞色素P450经氧化-还原循环,才完成其催化外源化学物氧化的功能,辅酶Ⅱ-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就是提供电子,使细胞色素P450还原,并与外源化学物形成复合物。
89.醌经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催化一电子还原后,不可以产生
A. ·CCl3
B. H2O2
C. O2-·
D. ·OH
E. 氢过氧化自由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醌是含有共轭环己二烯二酮或环己二烯二亚甲基结构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醌经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催化一电子还原,生成易于自氧化的半醌自由基,并进一步产生O2-·、氢过氧化自由基、H2O2和·OH。
90.阻止HO·生成最有效的方法是
A. 抗氧化剂
B. 超氧化物歧化酶
C. 及时清除O2-.
D. DT-黄递酶
E. NADPH依赖性黄素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HO·的半衰期极短(10-9秒),没有哪种酶能有效清除HO·,抗氧化剂也对HO·不起作用。因此,及时清除O2-.是阻止HO·生成最有效的方法。
91.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化学物是
A. 分子量低、水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
B. 分子量低、脂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
C. 分子量低、脂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
D. 分子量高、脂溶性高、与蛋白质结合
E. 分子量高、水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影响毒物分布的因素。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星形细胞及软脑膜组成,是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重要屏障。外源化学物经简单扩散机制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分子量低、脂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的化合物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正确答案B。
92.毒物的空间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A. 直链烃<支链烃
B. 环烃<链烃
C. 间位<邻位<对位
D. L-异构体<D-异构体
E. 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毒物的空间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间位<邻位<对位,在碳原子数相等时,同系物中直链烃的毒性比支链烃大,如庚烷的毒性大于异庚烷;成环的毒性大于不成环者,如环戊烷的毒性大于戊烷;分子饱和度低的比高的毒性大,如乙炔>乙烯>乙烷。
93.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
A. 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B. 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
C. 剂量-反应研究
D. 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E. 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进行一项毒性评价试验如亚慢性毒性试验,可以得到上述A,C,D,E四项内容。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必须另外设计新的试验,不是常规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94.经典的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核素
B. 微波
C. 细菌
D. 病毒
E. 各种化学物质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主要是研究各种化学物质的毒性。
95.霍恩法的要求是
A. 4个染毒剂量组
B. 每组动物4只或5只
C. 组距3.16
D. 组距2.15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霍恩氏法,要求固定设4个剂量组,每组4只或5只,设计计量时可根据化学物致死剂量范围的宽窄应用两个脊梁系列,其组距可分别定为2.15倍或3.16倍。根据每组动物数、组距和每组动物死亡数,即可从Horn氏表中查得LD50及其95%可信限。
96.测定外源化学物LD50(LC50),通常要求计算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之后多长时间内的总死亡数
A. 2天
B. 4天
C. 7天
D. 14天
E. 30天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引起的中毒效应。一般要求观察实验动物接触外源化学物后14天内的总死亡数,并统计计算半数致死量。正确答案应为D.14天。
97.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
A. 鸟嘌呤脱落
B. 脱嘌呤
C. 作用碱基缺失
D. 移码突变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烷化剂是对DNA和蛋白质都有强烈烷化作用的物质。烷化剂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烷基硫酸酯、N-亚硝基化合物、氮芥和硫芥等环状烷化剂和卤代亚硝基脲等。各类烷化剂其分子上的烷基各不相同,因而烷化活性有别,有一般情况下甲基化>乙基化>高碳烷基化。目前认为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嘌呤的N-7位,其次是O-6位。而腺嘌呤的N-1、N-3和N-7也易烷化。
现代 医学认为鸟嘌呤的N-7位发生烷化后可导致鸟嘌呤从DNA链上脱落,称为脱嘌呤作用。致使在该位点上出现空缺,即碱基缺失,其结果是移码突变。所以本题答案选择E。
98.下列哪种作用是以DNA为靶的化学诱变作用
A. 对有丝分裂作用的干扰
B. 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
C. 对DNA复制酶系的破坏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以DNA为靶的化学致突变有:①碱基类似物可与DNA分子中的四种碱基竞争;②与DNA分子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③改变碱基的结构能;④大分子嵌入DNA链;⑤形成DNA-DNA交联物;⑥二聚体形成紫外线照射。
不以DNA为靶的化学致突变物:①损伤细胞质分裂装置,如纺锤体和中心粒等,可造成姐妹染色体不分离,就会形成具有三体或单体型的子细胞。非整倍体剂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细胞分裂异常,诱发非整倍体。②DNA修复抑制剂等。
99.在致畸试验中,活胎检测有下列内容,除了
A. 外观畸形检查
B. 内脏畸形检查
C. 骨骼畸形检查
D. 称重,测量身长、尾长
E. 组织病理学检查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畸形是肉眼可见的结构异常,备选答案A~C都是正确的,备选答案D检测活胎的生长状态(发育毒性指标)。利用排除法也可选择答案E。
100.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
A. 无着丝粒断片
B. 染色体缺失
C. 环状染色体
D. 微核
E. 微小体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染色体两条臂均发生断裂后,带有着丝粒部分的两端连接起来才能形成环状。如果不重接就不能形成环状染色体。
101.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中最受重视的是
A. 致癌
B. 致畸
C. 动脉硬化症
D. 衰老
E. 遗传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突变的后果取决于发生突变的细胞类型,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不同。体细胞突变可引起致癌、动脉粥样硬化、致畸(胚胎体细胞突变)、衰老等后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致癌。化学致癌作用机制中有体细胞突变学说。而遗传病属于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
102.引起着色性干皮病的原因是:
A. DNA上T⌒T聚体的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
B. 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
C. 紫外光照射诱导了有毒性的前病毒
D. 温度敏感性转移酶失活
E. 维生素B1缺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有些呈性联遗传。因核酸内切酶异常造成DNA修复障碍所致。临床以光暴露部位色素增加和角化及癌变为特征。诊断要点:幼年发病,常有同胞发病史;患儿生后皮肤和眼对日光敏感,畏光,在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褐色斑点及斑片,伴毛细管扩张,间有色素脱失斑和萎缩或疤痕。皮肤干燥。数年内发生基底细胞癌,鳞癌及恶性黑素瘤。病情随年龄逐渐加重,多数患者于20岁前因恶性肿瘤而死亡。
103.根据实验研究资料估计,诱发人类癌肿主要与
A. 病毒因素有关
B. 放射性因素有关
C. 化学因素有关
D. 物理因素有关
E. 遗传因素有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认为人类癌症80%~90%由环境因素引起。环境致癌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人类肿瘤的主要病因,在环境因素引起的肿瘤中,其中80%以上为化学因素所致。
104.WHO提出的机体对于致癌物的反应不包括
A. 试验组发生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
B. 试验组一种或多种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C. 试验组每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D. 试验组发生肿瘤的组织器官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
E. 试验组肿瘤的发生时间早于对照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致癌试验的观察终点有肿瘤数目、肿瘤类型、稀有肿瘤、肿瘤发生率、肿瘤潜伏期等。对于发生肿瘤的组织或者器官的功能并不进行观察,因此D为正确答案。
105.两代生殖毒性试验,从亲代开始染毒,观察至
A. 子2代出生
B. 子2代断乳
C. 子1代出生
D. 子1代断乳
E. 子1代染毒结束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两代生殖毒性试验,仅对两代动物F0和F1进行染毒,第三代动物(F2)仅在子宫内和哺乳期通过母亲接触受试物。F0代动物从离乳即开始染毒,每天给予受试物直至F1代离乳,然后开始对F1代染毒,直至F2代出生离乳后,实验结束。
推荐阅读:
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冲刺资料包,1分钱拼团领!
正式开赛!2021年公卫医师万人模考大赛全国挑战!火爆来袭!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一)第三单元A1题51-105道”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