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统计学中,秩和检验(也称作非参数检验)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分布是否相同的方法。当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或者数据是顺序尺度时,常常会采用这种方法。确定两组数据的秩次是进行秩和检验的第一步。
1. 首先,将两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集合,并从小到大排序。如果遇到相同的数值(即平分),则给这些相同值分配平均秩次。例如,如果有两个3,它们在排序后的序列中位于第4位和第5位,则这两个3的秩次均为4.5。
2. 然后,根据原始数据所属的组别,分别计算每组数据对应的秩次总和。比如,将所有来自第一组的数据标为A类,并记录下这些数据在合并排序后的序列中的位置(即它们各自的秩次)。同样地,对第二组数据也做相同处理。
3. 接下来,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的秩次总和来计算检验统计量。对于小样本情况,可以直接查表得到P值;而对于大样本,则可以通过正态近似法来确定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或P值,以此判断两组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总之,在进行秩和检验时,正确地确定每组数据的秩次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1. 首先,将两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集合,并从小到大排序。如果遇到相同的数值(即平分),则给这些相同值分配平均秩次。例如,如果有两个3,它们在排序后的序列中位于第4位和第5位,则这两个3的秩次均为4.5。
2. 然后,根据原始数据所属的组别,分别计算每组数据对应的秩次总和。比如,将所有来自第一组的数据标为A类,并记录下这些数据在合并排序后的序列中的位置(即它们各自的秩次)。同样地,对第二组数据也做相同处理。
3. 接下来,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的秩次总和来计算检验统计量。对于小样本情况,可以直接查表得到P值;而对于大样本,则可以通过正态近似法来确定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或P值,以此判断两组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总之,在进行秩和检验时,正确地确定每组数据的秩次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学员讨论(0)
相关资讯